|
兩岸文化發展論壇進入第二天(中評社 黃博寧) |
中評社福州8月6日電(記者 黃博寧)首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於8月5日至6日在福州市福建師範大學舉行。今日會議進入第二天,各路專家圍繞兩岸戲曲、民俗文化發展、文化符號等話題進行討論。發言由中國戲曲學院研究所所長傅謹主持,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教授朱雙一擔任點評嘉賓。
台灣政治大學副教授彭立忠認為,中華文化的傳承凝聚在“家”的結構上。如果放到兩岸關係上說,現在兩岸缺乏“家”的感情。最近簽訂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雖然互利互惠雙方,卻不斷遭到民進黨的攻擊,民眾也被不合邏輯的話誤導,說明兩岸感情的缺乏,表示台灣不願傾聽。現在台灣的32萬“陸配”有拉近雙邊感情可能,但時間可能會比較漫長。
福建社科院《福建論壇》主編管寧認為,中華文化符號可以進行時尚化傳播。但需要把握三個重點:其一,“現代時尚”選擇的傳統文化符號需要迎合當代人的口味;其二,高雅文化需要以大眾接受的形式,進行通俗展現;其三,傳統文化要打破靜止狀態,求新、求異、求變,以動態、流動、創新的方式展現出來。
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李豫閩回憶自己幼時,經歷過炮轟金門,也向沿海漁民手中要從台灣飄來的貴重宣傳品。李豫閩不同意台灣學者所謂“泉州人首先來台灣,占了沿海的好地方;漳州人隨後來台,占了平原;最後輪到客家人,占了半山腰”的說法。
李豫閩認為,泉州人在原鄉從事捕魚、商業,到了台灣自然在沿海從事同樣的職業;漳州人擅長種水稻,自然選擇台灣的平原,從事種植;同理,客家人原住在江西和廣東的山地,所以在台灣選擇“半山腰”。因此,原來所謂“先到占好地”的說法,其實是誤讀。
福建師範大學傳播學院院長譚華孚認為,全球化過程中,大陸的一些文化就像“壁龕”需要保護。他表示,台灣和大陸經歷了不同的過程。台灣介入全球化過程較早,先後受到多種強勢的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影響,是上天賜予中華文化的試驗田。中國大陸捲入全球化比台灣晚,其傳統文化元素的濃密、繼續的牢固決定其在全球化中的慘烈程度異常劇烈,勾起的世態人心動盪難以表達。傳統有時面目全非,泉州一些古建築“躲得過文革,躲不過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