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自2008年開始在中國大肆蠶食市場份額的“洋奶粉”背後,是幾乎每年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僅在2013年4月,國家質檢總局公佈的進境食品、化粧品不合格信息中就涉及來自新西蘭、澳大利亞、智利和韓國的8400多噸奶粉;2012年,“美素麗兒”奶粉被指蛋白質指標不達標,雅培奶粉被指乳清蛋白與酪蛋白的比例不達標;2011年,韓國每日乳業部分產品被檢測出福爾馬林,雅培、美素、多美滋奶粉內驚現活蟲;2010年,雅培“喜康寶”系列奶粉疑遭甲蟲污染全球召回;2009年,法國達能旗下的多美滋奶粉疑遭三聚氰胺污染,澳大利亞進口奶粉百樂斯被查出阪崎腸桿菌超標;2008年,澳優奶粉被檢出阪崎腸桿菌,美讚臣、雀巢、雅培均被驗出三聚氰胺。
“洋奶粉”年年漲價,但卻年年爆出食品安全問題,不能不動搖中國消費者對“洋奶粉”“百分百純凈”的信心。“以後,奶粉安全看來不能以國產、進口來劃分品質了。”北京市民鄭婉說。
對於“洋奶粉”頻現“價高質憂”問題,業內人士認為這將使以恒天然為代表的“洋奶粉”在中國遭受重創,對於中國乳業來說,是收復失地的極佳機遇。上海大學教授顧駿認為,“洋奶粉”跌下“神壇”的事實警示中國的乳製品企業,需要潛下心來重建信心體系,同時通過透明化生產過程等手段向國人證明自己產品的品質。
青島聖元公司總經理李克等人認為,要嚴格執行食品企業紅黑名單制度,將各個環節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暴露在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的立體監督之下,不僅能夠嚴懲、打擊違法的個人和團體,更能夠讓食品品質過硬的國內乳企脫穎而出,從而佔據更多市場份額,改變“洋奶粉”一家獨大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