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日本加入TPP,該條約內部成員國間的貿易流動將大大增強,從而使得它們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降低,並進一步鞏固了自身的經濟地位。更重要的是,日本是條約內部除美國外的最大經濟體,它的加入會極大加強協議的影響力度及範圍。同時,因為中國正在與像新加坡、澳大利亞以及智利這些國家簽訂自貿協定,而這些國家又是TPP的成員國,因此,美國又被拉回到了這一區域自由貿易的競爭之中。
TPP同樣有助於美國的安全形勢,因為條約國是美國最緊密的戰略盟友,從軍事上來說,它們畏懼中國在該區域的震懾。而日本對於能源運輸航線的依賴也為日美在地區能源和安全政策的合作協力上提供了支點,從而鈍化了北京當下對協議國在海洋邊界聲明問題上試圖產生威懾的意圖。
美國在亞洲戰略的部署需要依靠日本經濟的復甦,而安倍內閣對此制定了一套三管齊下的經濟策略。在這套被稱作“安倍經濟學”的計劃中,前兩項是關於財政和貨幣的,已經被作為較長遠的規劃開始實施,這兩項措施就好似在給病人吃極苦的藥從而讓他們速愈——日本銀行實行較大幅度的貨幣寬鬆政策,這使得赤字支出和正在提升的通脹預期成為了刺激當前日本經濟的第一劑咖啡因,但是這種做法就像讓人空腹喝兩杯濃咖啡一樣,初期效果明顯,卻不能達到持久。因此,安倍內閣在第三項計劃中試圖進行徹底的內部結構性改革,因為他們相信只有這樣才能把日本經濟從持續了二十年的昏睡狀態中喚醒。
在政治上,安倍希望加入TPP能作為外部條件推動這項結構性的改革。“安倍經濟學”三項措施的核心內容就是提升日本的競爭力及恢復出口的優勢,而TPP將會降低進口的成本和擴大出口的範圍,從而減輕日本在對外貿易中對於中國的依賴。但是,如果要擴大出口就需要調節稅率、加大勞動力投入、通過放鬆管制來降低電價以及鼓勵外國投資,就目前來看,安倍最大的挑戰是在降低關稅及設置非關稅壁壘的問題上。例如大米,因為農村地區一直是自民黨的票倉,處理不當就會引來黨內反對的浪潮。因此,為了換取黨內人士對於大部份改革內容的支持,安倍目前已經聲明會盡力保護這些諸如大米類的核心農業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