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不通、情況不明
讓很多人白丟錢
杭州國際旅行社出境中心副總經理詹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認為,情況不熟悉,對退稅不了解是中國遊客“放棄”退稅款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中國人根本不知道有退稅一說,特別是初次出國或初到歐洲的遊客。”詹毅說,“還有不少中國遊客即便知道退稅,但也對相關環節不甚了了”。
就在記者採寫此稿時,遇一同事剛從德國回來,買了一堆東西,但最後在漢堡出境時卻辦不了退稅,“就因為買東西時都沒向商店要退稅單據”。朋友說,機場退稅處的官員也很同情她,因為單據不全,她近2000元人民幣的退稅款就這麼眼睜睜地被“廢掉”了。
購物退稅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瑞典,目前包括歐盟以及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等50多個國家與地區都實行了這一制度。美國不退消費稅。
在歐盟,遊客們所享受的退稅部分是他們在購物時已經支付了的當地的增值稅(VAT)或消費稅(GST)。
說實話,要搞清購物退稅對乍到歐洲的遊客確實不是太簡單的事。因為這部分稅款的稅率各個國家不同,因此在歐盟各國購買的物品所能享受的退稅率也不相同,甚至退稅必須達到的最低購物額也不同,例如在法國,必須在同一家商店購買超過175歐元的物品才能開退稅單,在德國就要低很多,買總額25歐元以上的物品就可以開了。“很多中國去的遊客的英語水平有限,有些根本不會英語,一些人在和商店店員或機場退稅處的官員溝通時都有語言障礙,心裡也有怯意,這也是中國遊客該退的稅沒退的原因。”詹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