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合 (山東淄博 金融)
東部某發達省份下轄的一位縣級市財政局長如此描述自己的主要工作:三天兩頭被書記、市長“拎著”,跑各家銀行的省行、總行去匯報,商量對策,頭發都愁白了。盡管該市位列全國百強縣之列,但還款壓力非常大。今年土地出讓才5個億,而債務總量過100億,這點錢不吃不喝光付一半的利息都不够。(8月12日第一財經日報)
財政局長為了工作心力交瘁、日夜操勞,頭發都愁白了,這種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忘我的奉獻精神,確實令人欽佩。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地方債務危機惹的禍,面對居高不下、龐大紛雜的地方債務,財政局長壓力陡增,愁白了頭發亦在情理之中。應該說。這位財政局長頗具伍子胥的韌勁,相當於那些“慣看秋月春風”的地方主要官員,可謂是一位負責任的好當家人。
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區區一個財政局長,即使有三頭六臂,愁白了頭發,恐怕也無濟於事,仍然擺脫不了地方債務危機的困境。而真正形成和破解地方債務危機難題的地方領導,或者已經升遷走人,或者還在繼續沿著原來的地方債務圈子躊躇不前。從這個意義上說,雖然財政局長愁白了頭發,而真正尷尬的卻是那些為了個人仕途搞所謂“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績工程”,任期內靠拍腦袋決策,任期滿拍屁股走人,不惜一切大量舉債,“為官一任債務一身”的地方主要官員。
可以說,正是由於這些哀而不愁、無憂無慮的地方官脫離本地區實際,盲目追求所謂的高速度、超常規發展,才造成了很多城市目前的地方債務危機的困局。對這種急功近利,只顧眼前,不管長遠的短視行為,如果不及時加以改進和制止,必然貽誤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加快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地方各級領導的職責所在,責無旁貸。但前提是立足地方實際情況,實事求是求發展。只有拋棄一切私心雜念,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變為“為官一任心系百姓”,做到科學決策、統籌兼顧、量力而行、穩步發展,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和減少地方債務危機的發生,讓地區經濟社會走上健康協調發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