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18日電/據葡萄牙《葡華報》報道,現在留居葡萄牙的華人中,大部分是青田人。據一篇報道稱,1949年之前,生活在葡萄牙的青田華僑就有70多人。但是這段早期的歷史,已經十分模糊,很多地方無法考證。現今的葡萄牙華人,大部分是1979年中葡建交之後才選擇移民的。所以,算一算當初正當壯年或青春年少的華僑,如今的子女多已長大成人,面臨著婚姻和繼承家業的問題。
初來乍到的葡萄牙華僑,往往需要非常艱苦的奮鬥才能保障自己的生活,因此對於子女的教育的精力往往沒有國內家長充沛,尤其是對傳統中華文化的傳授上。早期的葡萄牙華人教育並沒有如今的便利條件,比如中文學校。所以華人家長往往把子女送往當地學校學習,耳濡目染的是葡語以及葡國文化,尤其在10歲之下的孩童時期是培養文化認同的非常關鍵的年齡階段。但是,由於父輩忙於生計和事業,往往錯過了塑造子女的這一關鍵階段,這也是現實情況所限制的。
早期出國奮鬥的那一代父輩,現在往往事業有成,衣食無憂,所以有很多的精力和時間來為子女操心。那麼他們是怎麼想的呢?他們的子女又是怎樣認為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依次分析父母和子女的心理,把這些原本隱藏在生活瑣事的本質揭示出來,供廣大華人同胞討論,以求解決這一困境,也為即將面臨這一問題的華人父母提供前車之鑒。
勤儉持家的中國家庭文化的延續需要子女本人就具有中國傳統的文化底蘊。華人父母對於子女的關注度遠遠超過外國人,主要源於中國家族文化的傳承,這也包含在香火傳續的內容中。華人父母奮鬥幾十年的基業的傳遞,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華人子女對於父輩事業的認同,這是因為父輩華人往往是扎根在華人圈子中發家做生意的,華人間相互聯繫,相互依靠,彼此之間的情誼往往超過了生意朋友的範疇,往往是實實在在的相互依存的關係,無論在生意上或是生活上。子女沒有對華人社會的文化認同就非常難於深入華人圈子,自然而然不能將家庭基業傳續下去,更不用說發揚光大。
儘管很多華僑已經身處葡萄牙多則二三十年年,少則十多年,而且他們之中不少人掌握了多國語言,尤其是葡萄牙語,但是早年的中華文化的熏陶,使得他們的傳統家庭觀念根深蒂固。他們感覺跟中國人說中國話才是最舒服的,除非無法避免的情況,他們並不願意講外語。
所以縱觀語言、文化、家業傳承等多種因素,大多數華人父母更願意他們的子女在華人圈子裡找配偶,更願意子女接觸華人圈。雖然如今的父母觀念比較開放,不會用自己的想法左右子女的選擇,並且尊重子女的選擇,但是他們會有他們心中的“偏愛”。當然,這種“偏愛”的實現,是促成家庭美滿的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身處華人圈,才能夠有機會接觸到華人,時間長了,漸漸便能接受華人作為配偶。華人父母也是有機會就介紹華人朋友給自己的子女,以求漸漸地將子女引入華人圈子,當然了,如果子女本就擁有眾多華人朋友,那麼父母們就省心得多。
融入華人,語言是關鍵。尤其是接受過系統葡萄牙教育的年輕華人,他們的中文功底比較薄,有一部分青年華僑用中文日常交流仍然不能流利,更不必說使用漢語深入交流了。最讓人擔心的是中文讀寫,凡是涉及到漢文字認知的事情,都會讓他們頭疼。所以,在接觸華人朋友之前,他們就有一道心理關卡要過,這對於他們來說是挑戰,是新領域。
在國外長大的華人子女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這種特殊並非字面上的人與亦雲,而是實際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生活片段的叠加。他們會面臨矛盾的歸屬感。很多在葡萄牙的華人,雖然有著合法居留,但是並沒有葡萄牙國籍。但是,這些國外長大的孩子一出生就注定是葡萄牙國籍,也就是說法律上是葡萄牙人。那麼,就自身來說,身體裡是華人血統,出示的是葡國文件,說的葡國語言;就家庭來說,自己是葡萄牙人,父母是中國人,甚至哥哥姐姐也是中國人。這一群黃皮膚黑眼睛的龍的傳人,卻在自己沒有選擇權並且不知情的情況下,悄悄地被披上了葡萄牙人的外衣。無論他們長大後是開心或是不開心於這件事,都成了不可逆的事實。
說國外長大的孩子是“在夾縫中生存”的,也許有些過分。但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群體,華人父母們想要達成自己的心願,僅僅苦口婆心不行,強拉硬拽更不行,還應當多一些理解,多一份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