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不但沒有因為烏龍指的錯誤受損,反而可能由此獲利,“這絕對是不當得利,‘幹壞事’反而得了好處,哪有這樣的道理。”從業者葉叢發微博吐槽,他認為,這樣的結果讓市場無法接受,而且模糊了操作失誤與涉嫌“證券操縱”的界限。
風控體系應該反思
從目前披露的情況來看,這一次光大證券的烏龍事件,好像只是一次偶然發生的意外。但在這樣一起偶然事件背後,暴露出了證券市場管理諸多問題。
東北證券財富管理部副總經理郭峰稱,未來管理層確實對光大證券風控和整個合規方面做的相對來說出現一定的失誤,這應該是要進行一個嚴厲懲處。從光大證券內部而言,為什麼出現這樣大的一個失誤,這確實也應該找到相關的當事部門和當事人進行調查,我相信事件不可能這麼簡單。
東方證券投資顧問左劍明稱,通過這個時間背後可以折射兩點,第一個交易習慣當中,特別是內部風控當中給某些人的權限有可能過大,應採取風險防範,以後金融衍生品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如果金融衍生品市場出現烏龍指,這個影響力比今天更大。
財經評論人曹中銘認為,即使股市暴漲是由於光大證券烏龍指導致的,即使其是無心之舉,光大證券亦存在操縱市場的嫌疑。《證券法》規定,禁止任何人以“單獨或者通過合謀,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或者利用信息優勢聯合或者連續買賣,操縱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由於光大證券此次烏龍指涉案金額高達70億元,並且無論對股市、期指還是商品期貨市場均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監管部門對於其操縱市場的行為絕不能坐視不管,更不能因烏龍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因為公司治理結構紊亂,因為風險意識差,因為內控機制形同虛設,包括南方證券、華夏證券、萬國證券等紛紛在市場的大潮中“裸泳”出局。上一輪的券商整頓,在市場付出了沉重代價的同時,其教訓無疑亦是非常深刻的。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表明,其風險意識、內控機制存在漏洞,其公司治理結構亦存在問題。而且,在券商歷經整頓並且實施分類監管的今天,光大證券上演的烏龍指鬧劇,其實也應該引起監管層、券商行業的反思,疲弱的A股市場也無法經受烏龍指的折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