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次“普奧會”,有一點“火藥味”,更充滿微妙的變數。
觀察家指出,普奧關係長久看來無法“熱絡”,原因是俄美深層矛盾沒有緩解:
其一,俄美之間的“冷戰神經”沒有完全鬆弛,美國近年“重返亞太”策略及“侵略性外交”都令俄羅斯警惕,一有導火索,就可能重啟“鐵幕”;其二,美國加緊歐洲軍備擴張,威脅俄地緣安全,普京曾堅稱,無法容忍俄軍事威懾力受到削弱;其三,俄美沒有建立牢固的經濟往來,更易縱容對立關係。
另一個變數是,在梅德韋傑夫和奧巴馬時代,俄美存在明顯的共同利益,例如在阿富汗和俄加入WTO等問題上各取所需,而普奧時代,在敘利亞等諸多問題上一直不冷不熱,溝通不暢,“利益庫存”已經耗盡。正因此,雙方可以動輒宣稱“不見”。
變數還在於,眼下斯諾登事件降溫,敘利亞局勢成為焦點。為避免對敘動武“開弓再無回頭箭”,普京強硬阻戰,奧巴馬亦急於試探俄羅斯的最終立場及底線,於是雙方又有必要“一見”。
看來,聖彼得堡峰會,普奧的見與不見、談與不談、談得好與不好,都要視乎雙方能否主動尋求新的共同利益,於對立中達成妥協。普奧需要施展足夠的政治智慧,才能促成一次真正愉快的握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