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魯迅大撤退”是老話題
此次新版教材中將魯迅的《風箏》更換掉了。對此,王志勇說,初一學生很難理解文章想表達的意圖和作者的情緒和情感,而老師在授課時分解也很吃力,感覺是人為教給學生,學生主動進行分析很難。王志勇說,就他記憶來講,魯迅這篇“風箏”在初一教材中出現已經很長時間了,起碼10年左右。
對於此次人教版語文教材中“魯迅”文章被更換,北京市教科院相關專家表示,相比較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而言,魯迅的文章入選中小學教材(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教材)篇幅呈下降趨勢。一些深奧難懂的內容被替換或調整到高中階段。根據學生學習實際的需要對教材進行更新是教材發展的基本路徑,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保障學生學習的質量。
教材中魯迅一家獨大是“閱讀貧乏”時代的表現,隨著學術研究及出版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經典作品開始逐漸進入中小學教材。相應地魯迅作品的篇幅減少,正是對這些新入選經典作品的閱讀鑒賞中,學生更加感受到魯迅的偉大和獨特。只是篇幅的多少並不能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絕對的權威,在眾多優秀作品中感悟其獨特的藝術和人格魅力才會產生更深刻的教育價值。何況在今天的閱讀時代,只靠教科書所灌輸的價值能堅持多長時間,真要打一問號。基礎教育應可能讓學生較大範圍地接觸各類經典作品,而非唯一的“投槍與匕首”。
北京市教科院相關專家表示,魯迅大撤退這一話題被反覆提及,是人們當前社會不公的焦慮在教材修訂方面的投射,但是,擔負著培養未來建設者的教育並不能解決當下的社會問題。呼籲家長以發展的眼光關注教材的更新,而不要停留在自己的學習經歷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