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現代化是轉型與改革的方向
方向給改革以依據。明確了總方向,就避免了改革“碎片化”,統一了總方向,全社會人人的努力與創造力就能匯聚成強大的進步力量。把握我國現代化方向,要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出發。
政治現代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政治體制。政治現代化的核心要義是民主法治。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推進民主法治,從消除易於滋生封建主義的體制因素入手,往往更有效。以現代化為指向,樹立民主法治的現代領導觀,反對封建主義領導觀;著力轉變領導方式,實現領導方式現代化;著力推動黨的轉型,不僅是從革命黨向執政黨轉型,更是從傳統執政黨向現代執政黨轉型;著力推動國家制度完善,到本世紀中葉,初步完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國家制度建設,即構築起以適應一次現代化為重心、兼顧二次現代化(後工業、信息社會)的國家制度體系,這是作為時代大國的必然要求。
經濟現代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經濟現代化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現代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關係的制度體現,經濟現代化過程就是現代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的過程。以生產關係現代化促進生產力現代化,大力推進法治建設,治理經濟領域封建陋習,使相對充分和公平的競爭成為轉變發展方式、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可靠保障。
社會現代化:建設現代社會秩序。社會現代化是社會各領域的整體現代化,既是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也是建成小康社會的路徑。社會分化是現代社會基本特點,社會大分化必然要求社會大整合。構建橄欖型現代社會結構,構築現代人與人關係,治理封建關係學,最終建設一個更加公平的、日趨平等的、使人人經過努力能夠夢想成真的現代中國、現代社會。
文化現代化、人的現代化:推動觀念和生活方式現代化。文化問題不全是改革問題,而更是發展問題,更是方向和標準問題,更是新與舊的問題,對於提倡什麼、反對什麼,全社會應構築基本共識。區分文化精華與封建糟粕,提倡現代觀念與生活方式,加快人的現代化,是我國走可持續現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新階段,在我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型關鍵期,黨員領導幹部尤其要在這些方面走在社會前列,作為新時期黨的先進性重要體現,才堪為新社會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