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曬“三公”三年:數字的有意義與無意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3 10:58:22  


 
  數字的困擾

  是不是“三公”數字小公款消費就真的少了,也是一個值得懷疑的問題。

  比公開程度的進程更重要的,是這些數字本身的價值。但這個問題更讓人困擾。

  以2013年各省“三公”經費為例:同樣是少數民族自治區,廣西要花9.5億元,新疆要花4.3億元(均為預算數字),但外界很難比較誰的花費更合理;即使同樣一項公務接待預算,同樣是直轄市、特大城市,上海預算近3.3億元,北京只有不到1個億,也很難進行比較。

  而在南方周末記者對各省衛生、商務和公安三個省級部門“三公”經費的對比中,不同省份某項“三公”開支相差幾十倍乃至百倍的情況亦是屢屢可見。比如,2013年湖南省公安廳的公務接待費用預算超過1500萬元,而吉林省公安廳則是25萬元;內蒙古衛生廳公務接待費預算七百多萬元,而河北省衛生廳只有5萬元。

  面對這些相差懸殊的數字,外界其實很難評判哪個省、哪個部門的“三公”消費數字更為合理。

  從納稅人的立場出發,政府的“三公”經費當然是越少越好。但是,是不是“三公”數字小公款消費就真的少了,也是一個值得懷疑的問題。事實上,通過下屬單位埋單、把消費金額隱藏在項目預算開支等方式來做小“三公”經費數字,已是許多地方公開的秘密。

  一位東部省份財政廳官員,曾私下講述過一段讓人哭笑不得的經歷:該省“三公”經費數字報上去之後,接到了財政部來電,詢問數字為何這麼高。這位官員認為,這是因為該省對其內部各部門支出入賬進行了嚴格審核,使得數字無可隱藏。他在電話裡向上級部門表示了委屈——你們來我們省視察過,我們的接待標準比很多兄弟省份都低,你們都看到了。

  後來呢?聽故事的人,自然會追問下去。答案是,“沒有後來,說完就完了。”也就是說,即便上級部門覺得數字太高了,也只是打個電話問問,並沒有給出其他明確的對應舉措。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這兩年的“中國財政透明度”課題裡,都對“三公”經費進行了專項評估,也收集匯總了很多“匪夷所思”的落差數據。評估過後,在肯定“三公”經費公開的進步性的同時,他們也一直在報告裡強調“口徑的模糊,導致數據缺乏可比性”。

  基於此,他們不再打算把“三公”經費作為一個長期觀察的項目。

  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時,課題組的老師們,也對從官方到民間的“三公”概念熱表示了擔憂。在他們看來,只有整個政府預算全面、真實地公開,才能真正看清楚政府的錢是怎麼花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