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16日電/近期,華誼兄弟頻繁的資本運作將股價推至新高,市值也創下新高,最新總市值超過374.55億元,登上創業板總市值老大寶座。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華誼兄弟今年市值大增288.39億元背後卻是主營業務乏善可陳,新增業務仍在夢想階段。特別是接下來影視業務存在的變數,以及宏觀形勢的變化,都可能成為華誼兄弟股價泡沫破滅的導火索。
多項投資推高市值
近日,華誼兄弟在不同業務、領域層面進行多番資本運作,包括收購手遊公司廣州銀漢科技有限公司50.88%股權,以2.52億元收購著名藝人張國立旗下的浙江常升影視製作公司70%股權,以自有資金2.1億元收購江蘇耀萊影視管理有限公司20%的股權。幾番運作將本已“炙手可熱”的華誼兄弟股價連續推高。
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向《第一財經日報》坦言,目前,中國影視上市公司市值普遍偏高,由於影視劇收入穩定性偏弱,影視產業風險很大,投資者需要審慎考慮投資行為。
另一方面,創始人的不斷減持也令人擔憂。上月末,華誼兄弟發布公告稱,華誼兄弟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之一王中軍分別兩次減持共計1100萬股,按減持股價套現4億元。此外,今年6月3日,馬雲減持華誼兄弟308.87萬股,交易均價30.32元/股,套現9364.94萬元。
文化產業研究學者周威表示,華誼兄弟股價能夠創新高有宏觀與微觀兩方面原因。在宏觀方面,今年很多大行業進入周期性下滑,股價下跌,大量資金出逃;而另一方面,影視產業進入空前繁榮期,上半年票房創下新高,國產電影票房節節攀升,加上國家政策對文化產業的傾斜,使得華誼兄弟、光線傳媒成為各路資本追逐的目標。微觀方面,華誼兄弟自身業績提升較大,並且與另一個熱門板塊手遊沾上邊,並且一係列資本運作,讓幾大熱點集中於一身,股價也就順勢攀升。
不過,周威提醒,今年也是華誼兄弟創始股東股份大量解禁的一年,不排除大股東為了製造熱點來幫助自己以較高股價套現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