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汪毅夫返台南:好款待被疼惜,感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09-18 00:12:46


大陸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汪毅夫,出席台南成功大學舉辦的“科舉制度在台灣”研討會,在開幕式上發表主題演講。(中評社 趙家麟攝)
  中評社台南9月18日電(記者 趙家麟)籍貫台灣台南的大陸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汪毅夫在台南成功大學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回到台南,感受鄉親對他熱情的款待與疼惜,心裡滿是感恩。

  台南之行,汪毅夫3兄弟跨海參加“科舉制度在台灣” 的研討會與特展,也拜託大家繼續尋找到汪家在台親族。汪毅夫還以閩南語強調大陸台聯“好央請”,一定竭力為海內外台灣同胞做好服務。

  根據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台灣會館負責人鄭大指出,清代台灣總共出了33位進士,第一位是陳夢球,他是建台南孔廟的陳永華的兒子(康熙33年,1694年),最後一位是汪春源(光緒29年,1903年)。33位進士當中,台南占了11位,彰化有8位,嘉義有5位。 

  汪毅夫是知名的閩南區域研究的知學者,12日訪台後,參加了台南興濟宮保生大帝研討會外,先後在成大文學院主講戰後台灣民主運動發展、在長榮大學主講兩岸婦女運動等,17日在成大“科舉制度在台灣”研討會上也發表了專題演講,都是他最擅長的學術領域。

  祖籍台灣台南的汪毅夫說,來台灣4次,有3次待在台南成大,台南無論是語言及一般飲食,和他成長生活的福建是如此的相像,感覺非常親切。汪毅夫以流利的閩南語表示,回好到台南“好款待、被疼惜,心裡滿是感恩。”

  汪毅夫此行在台南待了4、5天,身體不適、扁桃腺發炎腫大,兩度進出成大醫院治療。他說,在台南受到很好的照顧,病情很快就治好,校方的協助、醫療團隊的治療及醫院志工的服務等,都讓他非常感動。

  汪毅夫此行除了是學者身分,還偕同在廈門大學會計系任教的胞弟汪一凡,以及堂弟汪舟三兄弟,以清末台最後一位進士汪春源的後人與會。汪毅夫說,研討會上看見台灣學者的水平、嚴謹的學風、犀利的評論等都很好,他最喜歡這樣的學術研究風格,他自己也喜歡快人快語。

  他說,兩岸進士後人在台會見、座談,這件事非常好,主辦單位之一 的北京市台聯是一支非常優秀的團隊,在服務台胞、促進兩岸和平發展方面都有很大的貢獻,他們提出的建議,他個人除了支持之外,也是“予有利焉”,因此也非常期待,從12日抵台南出席保生大帝的研討會後,他也在待在台南,期待這一天的來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