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輻射最高值未超標
各國政府控制手機輻射有兩種武器——電磁輻射防護標準和手機的sar值。
電磁輻射防護標準用來控制環境中的電磁輻射強度,根據中國制定的《電磁輻射防護標準》,手機的輻射限值是連續6分鐘的平均功率密度為40微瓦/平方厘米。這已經是及其嚴苛的標準,美國的標準是600微瓦/平方厘米,比中國標準寬鬆很多。
對比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提供的手機在上網時產生的電磁波的瞬間最高值67548微瓦/平方米,換算成“微瓦/平方厘米”的單位,應該是6.7548微瓦/平方厘米,遠低於國家標準。
手機的sar值是另一個重要標準,它是指人體對手機輻射能量的吸收率,美國的標準是1.6w/kg,歐盟的標準是2.0w/kg,中國的手機採用歐盟的2.0w/kg標準。
無論在哪個國家,超過sar安全限值的手機都不允許在市場上出售。而且sar值是在實驗室中,模擬最糟糕的條件,手機以最大功率工作時測量的數值,而手機用戶在實際使用時,接收到來自手機的輻射會更低一些。
患病率誇大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還指出,長期電磁波暴露更有可能造成電磁波敏感症,同時還引用了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稱,3%-5%人患有此症。
實際上,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的一份報告指出,一項職業醫學中心調查估計電磁輻射超敏反應為每百萬人中有個位數的患者。
“他們把電磁波敏感症的患病率誇大了10000倍,”奧卡姆剃刀說,“電磁輻射敏感症狀的產生與患者所處的環境是否有輻射並沒有關係,而是患者認為自己處於電磁輻射之中,更像是心理疾病。”
手機輻射會不會危害健康這個話題已經爭論了幾十年,雖然多數研究認為,手機輻射並不會危及人類健康,但在2011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Interphone項目,綜合分析了13個國家的研究數據得出結論,雖然使用移動電話10年以上者罹患膠質瘤和腦膜瘤的風險沒有增加,但在10%移動電話累計時間最長的使用者中膠質瘤的風險有所增加。
根據這個研究,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手機輻射列為可能導致人類癌症的物質——和咖啡和鹹菜處於同一級別。
正如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吳瑞北所說,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旨在維護人類健康,對致癌性歸類傾向嚴苛是可以理解的。在電磁安全規範下,幾十年來好幾十億人口長期享受了電磁波對生活的便利,又不致影響人類的健康,此一規範已經經過歷史嚴酷的考驗。持續維持國際對電磁暴露的安全規範,民眾使用手機進行無線通訊仍然可以放心。但如果對其使用仍然擔心者,可以遵照WHO的建議使用耳機,減少或減短通話時間。恐懼是人類最大的疾病,不必要的過度擔憂反而有害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