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23日電/市民常常會質疑天文台掛風球太遲或太早,對於有批評指今次天文台過分緊張太早預告掛8號風球,令不少市民不敢外出,白白浪費一天假日,結果風力卻“感覺沒想像中厲害”,天文台重申“不可能等起風才掛波”,要預留時間供各機構準備應變,市民亦要充足時間回家,而“天兔”路徑難測,不同地區風力急劇轉變,提醒市民不應掉以輕心。
據大公網報道,市民常常會質疑天文台掛風球太遲或太早,對於有批評指今次天文台過分緊張太早預告掛8號風球,令不少市民不敢外出,白白浪費一天假日,結果風力卻“感覺沒想像中厲害”,天文台重申“不可能等起風才掛波”,要預留時間供各機構準備應變,市民亦要充足時間回家,而“天兔”路徑難測,不同地區風力急劇轉變,提醒市民不應掉以輕心。
天文台台長岑智明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掛波”平衡科學精神及公眾安全兩大原則,本報昨晚再向天文台查詢,高級科學主任宋文娟以“天兔”為例表示,天文台按颱風路徑推算最大風時間為午夜時分,但天文台不可能等到開始起風才掛風球,因此決定於昨日下午預告於晚上7時前改掛8號風球,除預留充足時間供公共機構準備,更重要是身處戶外市民能夠及時回家,此正是出於公眾安全為前提考慮。
宋文娟續指,昨日當八個測風站數據得出三至四個錄得烈風程度,天文台便要提早警告市民,如等到所有地區颳大風才掛8號風球,公眾安全便會受威脅。她又指,“天兔”特別之處是“風如其名”走法撲朔,從雷達形象可見其“轆來轆去”風向變化大,即使昨晚開始懸掛的為西北方向8號烈風訊號,但深夜隨時改吹南風,很大機會要“轉波”,不同地區感受到的風勢變化劇烈,原先不擋風的地區可以一下子颳大風,市民不應掉以輕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