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軍試驗中的X-51A高超音速飛行器。 |
《經濟日報》日前報道稱,北京錢學森工程科學實驗基地的JF12複現高超聲速飛行條件激波風洞,從設計、加工、建造到調試均由中國人負責,在安裝、調試、驗收和獲取試驗結果流程中,均一次成功。該報道稱,JF12以新穎的反向爆轟驅動方法為核心,集成五大關鍵創新技術,是首個具有獨立知識產權、技術指標先進的高超聲速風洞,為研製高超聲速飛行器,提供了關鍵條件。
超級風洞裡從北京到紐約只要兩小時
風洞是能人工產生和控制氣流,以模擬飛行器或物體周圍氣體的流動,並可量度氣流對物體的作用以及觀察物理現象的一種管道狀實驗設備。這種設備可提供飛行器設計需要的基礎數據,是飛行器研製工作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先進飛行器在上天前,需要進行成千上萬次風洞試驗。
上世紀中葉,風洞大量出現,且種類繁多。按實驗段氣流速度大小來區分,可分為低速、高速和高超聲速風洞。高超聲速風洞又包括常規高超聲速風洞、低密度風洞、激波風洞、熱衝風洞等形式。風洞的規模與完善程度可以反映出航空航天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目前中國已經擁有低速、高速、超高速以及激波、電弧等風洞,JF12激波風洞是我國首個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高超聲速風洞。
JF12激波風洞項目於2008年1月啟動,是8個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之一,耗資4600萬元,2012年5月順利通過驗收。這是一個典型的自主創新的實驗設備,以中國獨創的反向爆轟驅動方法為核心,克服了自由活塞驅動技術的弱點,集成了五大關鍵創新技術,設計、加工、建造及調試工作均由中國人負責,安裝調試工作歷時兩年,取得了一次性安裝、調試、驗收合格、獲得試驗結果的成就。
JF12激波風洞主體為半人多高、金屬質地、時粗時細、隔一段換一種顔色的“金屬長管子”,在國際同行眼裡是個“超級巨龍”,265米的管長使之得以提供較國外同類風洞更長的實驗時間。據中科院力學所JF12激波風洞研發團隊負責人姜宗林介紹,在建造主體時,JF12項目組首創了超高壓、大口徑合金鋼管設計技術和超高壓爆轟段夾膜機設計技術,並與北方重工合作突破了高強度合金鋼管大口徑深孔加工技術。
據介紹,JF12激波風洞整體性能優於國外同類產品,可複現25至40公里高空、5到9倍聲速的高超聲速飛行條件。姜宗林稱,“高超聲速發動機需要的實驗時間至少需要60到70毫秒,我們已經能做到100毫秒,國外的相關風洞大約為30毫秒。我們的噴管直徑可達2.5米,實驗艙直徑3.5米,都明顯優於國外同類風洞。JF12激波風洞裡的‘風’,速度最高可達Ma 9,溫度可達3000攝氏度左右,真可以說是個‘超級風洞’。Ma 9意味著,從北京到紐約的飛行時間,可以由現在的14小時縮短到2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