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APEC會中,蕭萬長先生代表馬英九與會,蕭萬長並與習近平首次舉行“蕭習會”,並在兩岸政治互信關係方面獲致若干重要突破。“蕭習會”不再以“黨對黨”形式進行,台方則首次由“陸委會”擔任幕僚,蕭習2人以“先生”互稱對方,但王郁琦與張志軍“不期而遇”以官銜相稱,都是兩岸“互不否認治權”的突破,會後並取消“連胡會”後2人闢室密談的慣例,也是兩岸關係制度化與透明化的進步。
正如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評論,馬英九在外交及兩岸關係上“成就罕見”,但馬王政爭、“國會”近乎癱瘓,已掩蓋了他所有的成就。馬英九挑起了馬王政爭卻前倨後恭,不但付出個人政治聲望受挫、立法行政兩院近乎癱瘓及人心不安的慘烈代價,王金平與柯建銘的司法關說行為竟反而被社會激情合理化。我們期望馬英九能夠把握戰略的高度,由大局出發面對他的困境。
首先,他的民意支持度與政治聲望已跌入歷史最低點,顯示他已不能有效領導國民黨與政府。其次,馬英九以“總統身分”掌握“國會”議長涉及司法關說案件後,利用“執政黨主席身分”開除議長黨籍,企圖藉此逼迫議長下台,就馬英九而言,自有其道德性與合理性,但也暴露了台灣“修憲”取消“閣揆”同意權後,憲政“總統”獨大”結構缺失的事實。
因此,馬英九無論做為“總統”或黨主席,都應該最大程度釋放權力,黨內應與郝龍斌、胡志強、朱立倫等人分權,非關兩岸、外交與國防的一般性政務,應讓江宜樺、王金平兩院院長依“內閣”制精神運作,他個人則可宣示,在任期結束前將盡一切努力推動“修憲”,恢復“閣揆”同意權”,日常政務如入駐防颱指揮中心指揮救災事宜等,應“退居幕後”由“行政院”全權處理並對“立法院”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