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陳淞山:民意是“習馬會”的最大變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0 10:54:26  


  中評社台北10月10日電/前扁辦主任、政治評論員陳淞山陳淞山今天在旺報發表文章說,“蕭習會”雖沒有新的政治共識形成,但卻促成“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的會面,讓兩岸事務主管首長建立不定期會面或互訪交換意見的機制,為未來可能發展的兩岸政治對話及“習馬會”鋪墊政治共識與基礎。 

  當然,這是兩岸執政當局互相展現善意且精心策畫布局的安排,既確立了馬英九排除連戰與吳伯雄“直接代理”兩岸事務的主導權,由馬英九親掌兵符並破除“圍馬統一戰線”的政治掣肘,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是非功過由馬英九直接負責。 

  同時,兩岸關係發展從此進入“習馬共治”時代,兩人必須為兩岸和平發展的變局承擔歷史責任,共同面對兩岸的政治難題、解決雙方的政治歧見與紛爭,進而為永久和平創造條件。 

  當然,對於“習馬會”是否成形?會面的時機、身分、稱謂與地點,大家都各有想法與觀點,見仁見智,但最重要的是兩岸領導人為什麼要會面?會面到底能談什麼、要談什麼?尤其是對一個民意支持度已經跌至9%的馬英九,是否能真正代表台灣的民意與大陸的領導人展開對話?其代表性與正當性是否足夠?倘若會談的內容是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和平協議或“一中框架”的重大政治議題,台灣多數民眾能否接受?台灣政經社會環境又是否能夠承受此一新局的到來呢? 

  大陸當局為什麼想要開啟兩岸政治對話與談判?為什麼會把“馬習會”列為政治評估的選項?是希望盡快把兩岸政治關係框在“一中框架”當中,以防範民進黨可能的重返執政而翻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走向與脈動嗎?或者只是不想把兩岸的政治分歧“代代相傳”造成更多的變數? 

  問題是,民進黨一向把國、共共識或兩岸共識當作“黨對黨”談判的結果,是政治密室協商的產物,縱使“馬習會”順利舉行或者兩岸對政治議題達成某種程度的共識,民進黨也絕對不會認帳,不論在野或執政都是如此。因此,中共的領導高層及涉台系統近來也頻頻對民進黨釋出善意,積極與民進黨的領袖或派系發展友善的互動往來。 

  然而,兩岸最大的政治問題並不在於國民黨或民進黨的個別問題,而在於台灣民心的向背,尤其是目前大多數民眾不贊成統一或獨立且只想維持現狀的情況下,“馬習會”如果是兩岸政治談判的開端,甚至會觸及到兩岸重大爭議的政治議題,台灣人民根本很難接受其可能的發展與結果,那麼“馬習會”舉行的必要性與政治價值便會遭受各界很大的質疑與批評,其結果,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可能也會因此遭受嚴重的波及! 

  “馬習會”的政治效應猶如刀之兩刃,稍一不慎便會引刀自傷。倘若,大陸當局仍想藉此“戰略突破”以穩定兩岸關係的發展,是該好好考慮“承諾不對台使用武力”的問題,畢竟,這才是消弭台灣民眾敵意、爭取民心最直接的方法。兩岸應該配合“馬習會”的可能發展做好評估與準備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