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周邊的美國軍力部署示意圖。(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10月12日電/新華網消息:日本媒體稱,美國空軍在9月初發布了其最新的使命文件——《全球警戒、全球到達、全球力量》。這份文件引用了哈普.阿諾德、朱利奧.杜埃、溫斯頓.丘吉爾和伯納德.蒙哥馬利的名言,重申了自冷戰結束以來一直貫穿於空軍理論中的幾個主題,包括強調美國空軍在努力實現上述警戒、到達和力量過程中的五項核心任務(空中和太空優勢,情報、偵察、監視,全球機動,全球打擊和指揮與控制)。
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10月9日報道指出,這份文件談不上具有革命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空軍依然對其自主性和獨立性深感擔憂的例證。儘管如此,它就像一扇窗戶,從中可以了解空軍文化,了解美國空軍如何看待自身的作戰單位角色。警戒、到達和力量三要素在本質上反映出美國空軍希望使世界可看見、可接近、可操控。換句話說,這意味著要有能力搜集情報、有能力破除敵人的阻撓(反介入)、有能力開展軍事行動來達到政治目的。
報道稱,“全球”措辭當然值得注意。在21世紀,有志於發揮全球作用的軍事組織相對而言極少,連解放軍空軍也專注於取得區域主導地位。然而,榕樹分析公司近日發表了奧麗婭娜.斯凱拉.馬斯特羅博士的論文,闡述了這些理念在區域框架內的作用。馬斯特羅尤其強調“空軍外交”,無論這會有多大困難。
報道指出,“空軍外交”支持使命文件的全部三個內容,包括通過與區域盟友建立夥伴關係來實現警戒與到達、注重信息傳達和避免事故。馬斯特羅詳述了空軍近年來為防止中方或美方
誤判造成嚴重事故而做出的努力。在作戰計劃重視先發制人和快速反應的情況下,一切旨在改善溝通的努力都值得讚揚。
與此同時,美國空軍正調整其戰術部署,更周全地考慮中國的軍事能力從而確保進入機會。美國空軍正將其F-22分散部署到亞太地區若干軍事設施中,以降低解放軍二炮部隊的遠程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在第一次打擊中就摧毀這支力量的可能性。
報道稱,關於這種分散戰略如何與空中防禦需求相適應的問題,戰略分析專家布賴恩.麥格拉思也有一些想法。麥格拉思的觀點著重於要在襲擊者內心製造不確定性和疑慮,不僅僅是戰略上的——譬如威懾理論中的設想,還有作戰上的。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可以理解為“反警戒”,也就是防止解放軍空軍、海軍和二炮部隊就美軍的部署和能力得出可靠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