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指導意見提出5年目標之一即是初步建立長效機制: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得到完善,企業市場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基本建立起過剩行業產能預警體系和監督機制,還要在資源要素價格、財稅體制、責任追究制度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重要進展。
指導意見也指出,“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必然帶來陣痛,有的行業甚至會傷筋動骨。”
壓縮鋼鐵產能逾8000萬噸
指導意見針對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和船舶等五個行業“分業施策”。
鋼鐵行業要重點推動山東、河北、遼寧、江蘇、山西、江西等地區鋼鐵產業結構調整,整合分散產能;並要推動城市鋼廠搬遷,優化產業布局,壓縮鋼鐵產能總量8000萬噸以上。要落實公平稅賦政策,取消加工貿易項下進口鋼材保稅政策。
根據中聯鋼統計,2012年中國鋼鐵產能為9.7億噸,預計2013年中國鋼鐵產能將達到10億噸左右。目前中國的環境壓力日益增加,鋼鐵主產區華北京津冀地區飽受霧霾之苦,輿論壓力頗大。此前河北省發布的《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中提出,到2017年,全省鋼鐵產能將削減6000萬噸。
西本新幹線高級分析師邱躍成告訴早報記者,此次“四個一批”化解過剩產能,“淘汰一批”是擺在最後,一定程度說明真正淘汰掉的產能占市場的比例不會太大。
邱躍成認為,在產能約為1億噸的江蘇省,更多可能是通過加大整合力度,要求城市鋼廠搬遷;在中小規模鋼廠居多的江西省,則是產業整合為主,搬遷可能性較小。
關於取消加工貿易項下進口鋼材保稅政策,邱躍成表示,工業線材、緊固件、冷軋系列等進口產品用於加工貿易的量“不小”,保稅政策引起了國內鋼廠的意見。
指導意見稱,水泥行業則要加快制修訂水泥、混凝土產品標準和相關設計規範,推廣使用高標號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盡快取消32.5複合水泥產品標準;並鼓勵綜合利用廢渣發展高標號水泥和滿足海洋、港口等工程需要的特種水泥等新產品。強化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和能源、資源單耗指標約束,對整改不達標的生產線依法予以淘汰。
一位不願具名的水泥行業資深分析師告訴早報記者,“盡快取消32.5複合水泥產品標準”這一條意見會對一部分落後產能實現標準上的淘汰,會提高產品的整體質量和大企業的競爭力,“對於水泥消費的質量提升及總量控制都有非常明顯的用處”。此外,他認為,環保指標的約束體現了新政府思路的改變,更多地採用市場化的標準來控制和淘汰落後產能。“這不但會淘汰立窑、濕法窑等老舊產能,甚至對於一些指標不合格的新型幹法線也會產生一定的淘汰作用。”
對於此次指導意見,邱躍成認為,中長期目標的實現,最終還要看政策的執行力度,而國務院的意見更多是一個長期的指導方向,接下來還將有一系列動作,如何分解到各部門、各地。
錢平凡認為,指導意見偏重講原則是正常的,因為不同行業、地區,情況都不能一刀切。“如果上面操作性太強就很麻煩,地方要結合當地情況制定操作性的政策。”
(來源:東方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