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仲勳忘不了洛陽,齊心也是如此。
齊心在《我與習仲勳》一文中說:“在和工人同志的交往中,我們也是深受感動的。當人們發現我們的子女因往返看父親缺少路費時,耐火廠的老工人師傅們便默默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資,借錢給我們。礦山機器廠的老工人宋福堂(1965年,仲勳下放該廠當過副廠長,在下車間勞動時拜的師傅),曾請我到他家里去吃鮮美的豬肉韭菜餃子,還捧出山東老家的大花生招待我,在那個時候,再沒有什麼比這更溫暖的了。如今,每當我回想起那些曾視我們如親人的工農朋友們,心底里總是充滿了感激之情。”
記者採訪瞭解到,習仲勳待人接物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他到職工家里吃紅薯面做的餄餎面,也請職工到自己家里吃便飯,來來往往就像一家人一樣。他十分關心下一代的成長,經常給孩子們講故事,帶著孩子們上街買東西吃。習老家里沒有保姆,有時街坊鄰居就幫著他們做飯。
對幫助習仲勳的事,被採訪的老師傅們都不願多提起。他們說,這些小事不足掛齒。
習家兩代人一直牽掛著洛陽老朋友
洛陽人所做的不足掛齒小事,讓習仲勳家兩代人難以忘懷,並以特有的方式“保鮮”。
1978年4月,習仲勳南下廣東,特意派夫人齊心和兒子習近平到洛陽跟父老鄉親告別。
1978年,習遠平考入洛陽外國語學院。每逢假期從京返洛時,習遠平總要帶些掛歷或糖果什麼的,按父親寫的名單,一家家送去。
李金海拿著齊心用鉛筆寫的清單說,1985年12月中旬,他到北京看望習老的第二天,習老交代他說,走時給捎點掛歷。名單上面的人,有村民,有醫生,有理髮師,有工人,有習老的昔日的鄰居,由習老口述,齊心寫下名字和份數。
這份發黃的名單上寫著:“李金海2、丁根喜2、理髮師傅1、小曹1、郭永泰1、王老1(季家河村)、趙鬱仁1、朱少敏1、韓宗斌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