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
洋品牌高價卻不愁賣
記者調查發現,在質疑洋品牌高定價的同時,一些中國消費者依然選擇了為這種高價埋單。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尷尬。“寧願花高價買洋品牌的產品,某種程度上還是反映出消費者對國產商品品質的不信任。”華中科大經濟學院院長徐長生分析,有些產品,國貨不一定比洋品牌差,甚至可說是物美價廉。但近年來國內食品安全、產品質量問題頻發,對消費者信心傷害巨大,以至於“只買貴的不買對的”成為不少人購買洋品牌的出發點。
武大消費流通領域的學者汪濤表示,洋品牌高身價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一是因為關稅、貿易、運輸、渠道、營銷等成本不同,會造成洋品牌一定的內外價差。二是跨國公司針對不同市場的分銷體系、定價體系會有所差異,進入中國的品牌種類較少,消費者的選擇有限,部分洋品牌商品的定價很高;三是國內消費者的崇洋心理,讓這些高價品“不愁賣”,既然高價不愁賣,它為什麼要賣低價?
呼籲
涉嫌暴利需加強監管
洋品牌在國內高定價問題由來已久,2011年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就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洋品牌高定價需要一個綜合的對策來解決,包括進一步給外商投資企業創造一個好的國內分銷運營環境,完善國內政策體系。同時,外資品牌企業也應當對中國市場給予一個公平的合理的價格定位。
專家認為,姚堅所說的“公平的合理的價格定位”,所指的就是某些洋品牌中外價格懸殊的程度,明顯有違市場的公平原則,已經涉嫌暴利。
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專家盧現祥看來,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洋品牌在華高價及雙重標準是價格“歧視”。對洋品牌的市場監管體系不到位,如果除去正常的稅收、物流成本、建立銷售渠道成本,與國外還有很大的無法解釋的價格差別,那就涉嫌暴利,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可以以《反壟斷法》等法規對其進行監管。
汪濤也認為,由於國內監管力度較為薄弱,一些洋品牌即使在國內執行了“雙重標準”,有時也能夠僥幸過關。
思考
讓“市場先生”更有力
受訪專家對洋品牌高價銷售以及如何避免這種情況,還給出另外一個視角的解讀。
徐長生認為,洋品牌高價不愁賣背後,一方面折射出我們國家市場開放程度有限,在某些洋品牌一家獨大的情況下,定價權自然在商家手中;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國內相關企業的品牌競爭力不強。畢竟,在一個健康的市場經濟環境中,高度競爭行業的產品和服務定價是否合理,唯一的標準就是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只要企業不涉及行政或政策性壟斷,消費者都可以用鈔票來“投票”。而企業需要做的,就是在公平競爭的市場前提下,去贏得消費者的“投票”。
針對洋品牌高價仍有市場,盧現祥指出:這一點尤其需要國內企業反思。目前中國國民收入提高,消費需求旺盛,而國內品牌缺乏,洋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後發現並無多少競爭者,從而採取了高價策略。
針對洋品牌高價,浙江一家紡織企業老總就曾這樣反思:“LV這個包,實際上是人造革的,為什麼能賣一萬多?如果既沒有品牌,也沒有技術含金量,那很快就結束了。”深入思考LV案例,中國企業家更需要做的是,應該怎樣提高自身競爭力和產品質量,努力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占據價值鏈上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