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25日電/德國總理默克爾23日夜間與美國總統奧巴馬通電話,憤怒討論她的手機被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聽的事情。她表示美國這樣做是“對信任的嚴重踐踏”,“完全不可接受”。奧巴馬只是對默克爾保證“現在沒有監聽”,“將來也不會監聽”她的手機通訊。輿論紛紛解讀,奧巴馬間接承認美國人的確之前監聽了默克爾的電話。
法德先後就監聽事件向美國強烈表達不滿,此前進入抗議行列的還有意大利、巴西、墨西哥等。斯諾登捅出的棱鏡門事件給了世界換個角度認識美國的機會,西歐國家也因此得以重新品味它們與美國之間“盟友”的涵義。
歐美圍繞電話竊聽的爭吵再次展現了當今世界秩序的無序和不公。美國作為全球“老大”很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它為了利益會把道德拋到一邊。美國表面上奉行“普世價值”外交,但它嚴於律人,寬以待己,美國外交根本經不起扒開來細看。
然而如果說棱鏡門事件“毀了”美國的形象,是不準確的。事實上美國因此遭遇的批評總是很快就刮過去。試想一下,如果這個醜聞發生在俄羅斯或者中國政府身上,歐美輿論會鬧成什麼樣子。
我們都能感覺到,美國形象至少在中國社會因此受的損失很小。斯諾登的出逃點是香港,他兜出的受害者名單中包括中國內地不少機構,中國人的通訊安全受到威脅。但中國互聯網上的反應出奇溫和。
至今在中國互聯網上有一類聲音:美國政府不僅熱愛美國人民,而且真心為中國人民的權益著想,它們做的同中國有關的事,比中國政府做的事更對中國人有益。對這類聲音的發出者來說,對美國是不應以任何理由進行批評的,“愛美國”在一些社區網站上比中國自己的愛國主義還“道德正確”。
如果說這只是文化或時尚領域的表現,也就罷了。但這種扭曲的價值取向常常是政治性的。
實事求是說,儘管美國搞出棱鏡門,但那個國家的確不像一些仇美主義者所炫耀的“那麼壞”。就對華關係來講,美國雖高度防範中國,但真說到遏制,它還算克制。面對中國崛起,美國算不上是個歇斯底里的霸權國,中國的和平崛起願望應當說得到了美國一定程度的回應。
但美國的國家利益中,有沒有中國的長期穩定發展這一項,一直在美內部激烈爭論。當然,讓美國付出巨大代價換取中國的衰落,也不符合美國的利益。讓我們把美國假設得文明些吧:那裡的一些力量支持“藏獨”、“疆獨”等都不算美國故意整我們,美國總體上是對中國走向“無為而治”的。但如果中國自己搞不好,比中國自己搞得很好,顯然更符合美國精英群體的願望。
美國政府再怎麼盼中國社會好,也不會比中國政府在發展本國人權和建設社會福利方面更用心,更著急。當中美政府就中國某項國內事務發生爭執時,情況一定是這樣:美國政府最關心它所採取姿態的形象效果,而中國政府則關心如何讓那件事的處理對全社會更加有益。
美國是不值得恨的,因為中國人確實沒多少恨美國的理由。但對美國是需要有一些提防的,無論我們怎麼學習它,與它合作,這層提防心都不能徹底放下。我們尤其不能天真到相信美國國會的議員們每一次討論中國事情,都是在為中國社會、而不是在為美國選區的利益奮鬥。
只要我們保持基本理性,不自我欺騙,看懂一個真實的美國其實並不難。
(來源: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