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28日電/28日起包括北京、廣東在內的9個省(市區)居民可登陸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台查詢本人信用報告。
新華社報道,今年3月底,江蘇、四川、重慶三地已經先期進行了試用,此次平台的服務範圍擴大至9省市區,覆蓋人群佔40%。預計2014年上半年,平台正式向全國範圍的公眾提供查詢服務。
在此之前,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只能在人民銀行各分支機構現場查詢。信用記錄也被稱為“誠信黑名單”,中國央行於2006年建成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數據庫,並提供給金融機構作為審核貸款申請者的依據。
截至2012年年底,個人信用數據庫已經收錄了近8.2億自然人的信息併為他們建立了信用檔案,其中2.9億人有信貸記錄。
“儘管這一徵信系統已運行7年之久,很多人仍然對此很陌生,也不太清楚這個有什麼作用,對個人和經濟又有什麼影響。”總部位於深圳的一家商業銀行個人負責貸款業務的客戶經理何葛軍說。
一開始,徵信系統的統一聯網更多的在於減少銀行信貸市場的信息不對稱,降低風險。近年來,隨著住房按揭和信用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普通公眾與銀行發生借貸關係,貸款在中國也不再只是企業的“專利”。
根據央行最新披露的數據,截至今年9月末,全國金融機構個人住房貸款餘額8.7萬億元。在城市白領當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我們都在為銀行打工。
中國銀行業協會發佈的信用卡產業發展藍皮書顯示,截至2012年底,中國信用卡累計發卡量3.3億張,累計激活卡量為1.86億張,全年信用卡交易金額達10萬億元。
今年初在深圳買房的新聞網站編輯仰雙全告訴記者,在銀行申請貸款時,才知道自己大學期間的個人助學貸款和信用卡還款情況會成為銀行批准貸款與否的重要參考。
“持有兩張不同銀行的信用卡,帳單日不同,時不時被銀行短信提醒才想起來還款已逾期。”仰說。
在得悉這些日常生活信用管理的點滴將被記錄進個人信用檔案後,仰雙全給自己設置了信用卡還款提醒短信,在帳單截止日前三天就能知道哪張卡該還了。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開通網際網路查詢對“提升社會信用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安融惠眾公司總經理常勝是中國不斷壯大的信用管理師隊伍中的一名高級信用管理師,專門為小微企業貸款提供專業徵信服務。
“此次央行推出網際網路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服務,對於個人了解和關注信用報告作用、提高個人信用意識以及注重個人信用建設和管理都會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此外,對於整個社會誠信建設、信用體系建設以及徵信行業發展也是一個利好。”常勝說。
對個人而言,信用檔案的採集和應用目前主要限於個人信貸和信用卡領域。實際上,包括上海、北京等地已經開始將水電煤氣繳費、地鐵逃票等記入信用檔案,而隨著徵信業的發展,個人信用服務將在求職、租房等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注重信用管理有望成為個人日常的生活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