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研究員閻德學 |
中評社上海11月6日電(記者 黃博寧、魚莎莎)在主題為“兩岸關係的新發展與周邊安全”的學術研討會於本月2日至3日在上海舉辦期間,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研究員閻德學以《中日學者對蔣介石日記的解讀》為題,發表看法。
文章稱,日本有學者依據《蔣介石日記》,提出釣魚島爭端的本質在於台灣問題,這與《蔣介石日記》中關於釣魚島隸屬於琉球群島的表述大相徑庭。當年蔣介石憑藉個人戰略判斷沒有接受羅斯福建議中國托管琉球,造成了釣魚島爭端的一個重要變量。但是,作為一個近代積貧積弱的國家,開羅會議所獲遠超蔣介石所設想。作為有著深厚王道政治傳統和帝國治理經驗的中國,定有化解領土爭端的智慧和能力,成為世界和平力量的柱石。
大陸學者始終強調釣魚島問題的始作俑者是美國,在冷戰大格局下,美國調整亞洲戰略,簽訂美日“歸還沖繩協定”,把釣魚島劃入“歸還區域”,將釣魚島的“施政權”給日本,為中日領土爭端打下“楔子”。美國當前的“重返亞太”戰略,助長了日本的民族主義勢力,再度點燃爭端。作為“系鈴人”的美國卻在釣魚島主權歸屬上玩弄“模糊中立”,以此獲得最有利的戰略地位,決定了釣魚島爭端的解決不能指望美國的助力。
閻德學認為,當年蔣介石憑藉個人戰略判斷沒有接受羅斯福建議中國托管琉球,造成了釣魚島爭端的一個重要變量。但是,作為一個近代積貧積弱的國家,開羅會議所獲遠超蔣介石所設想,東三省、台灣、澎湖列島等被日本掠奪的中國領土與琉球群島相比,孰輕孰重、孰先孰後,在蔣介石心中排序明確。
當年的中國雖然是大國,但是能力有限,這也構成了中國現代富國強兵的一個必然的邏輯。然而,即使是國富兵強,由於近世以來對霸權國直接挑戰的強國無不失敗的歷史規律的昭示,中國絕不會為一小島而興師動眾,直接去挑戰二戰後形成的國際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