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8日,日本東京,一名祭司帶領多名國會議員參拜靖國神社。 |
中評社香港11月2日電/泰國《亞洲日報》11月1日載文《日本決不是亞洲的領導而是亞洲的威脅》,摘要如下:
最近以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多個場合,表達了日本謀求領導亞洲的意願,並不斷以所謂中國武力威脅為借口,聲稱亞洲必須在日本領導下對抗中國,才能得到法律上的安全。這就不得不讓人深思這樣的問題,亞洲的威脅到底來自何處?日本能不能領導整個亞洲?
世界上所有的妄狂自大者,首要的一條都是缺乏自知之明而信口雌黃,一個人是如此,一個國家也是如此。打開亞洲的近代現代史,人們不難看到,在整整140年間,為整個亞洲和亞洲各國人民不斷地帶來巨大戰爭災難的,不是別人,正是日本。自日本確立了軍國主義的基本國策,日本歷屆政府就將南向侵略擴張,作為他們神聖的對外方針。明治維新後日本軍國主義魔掌首先伸向台灣地區和朝鮮,1874年台灣的牡丹社事件,日本人一口氣燒光了台灣原住民的所有村落。二十年後挑起甲午海戰,日軍進占旅順口,竟將全城男女老幼斬盡殺絕,幸存的36人,僅是因為要他們掩埋屍體。
在二十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日本在中國的領土上發動了日俄戰爭,燒的是中國地,殺的是中國人。1910年,日本幹脆正式吞並了朝鮮,讓朝鮮人至今無法忘卻這百年亡國之痛。日本的南進擴張是基本國策,所以他發動二戰,侵朝侵華直至侵占整個東南亞,乍看起來是由一些枝枝節節,導致衝突事件發生,但實際上,一切衝突都是挑起事端的預謀,這些預謀早在1929年的《田中奏折》中規劃清楚了。整個規劃的宗旨,一是征服中國,二是征服亞洲。所以,今天安倍晉三所稱的“領導亞洲”,實際上正是《田中奏折》征服亞洲的延續,其軍國主義思維是一脈相承的。
日本在二戰後多虧了那個《和平憲法》,並靠了“冷戰”之福,和美國化敵為友,在美國的翼卵下,發展到今天,終於東山再起,發展成世界有數的經濟、軍事強國。這個情況,幾乎和德國相同。所以,日本人看到今天的德國已儼然成了歐洲的領導國家,於是也大言不慚地要在亞洲謀求“更加果斷的領導地位”。可是,日本人視而不見的是,德國在戰後一直不斷地認罪反省,一直不斷地向受害國、受害者賠償道歉,請求寬恕。而日本呢?恰恰相反,拒絕賠償,拒絕認罪,就連那些慘遭日軍侮辱殘害的性奴─慰安婦,日本人也不認賬,一律否認而拒不賠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