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幣國際化,對於西方國家是一塊超級肥肉。 |
中評社香港11月6日電/英國《衛報》11月3日載文《中國準備放開金融管制,對衝基金和房產經紀人垂涎欲滴》,摘要如下:
過去35年中國經濟的開放始終是有條不紊的。先是農業,然後是工業。現在,共產黨執政核心下一階段的自由化計劃中包含了金融。
許多可能實行的改革正在考慮之中,包括通過引入儲蓄賬戶存款保險為國內儲戶提供更高的利率,以及實現人民幣的可兌換。
資本自由自在地從中國湧出的現象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但可能在5到10年內發生。這就是為什麼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10月前往中國,謀求使倫敦成為人民幣全球交易中心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英國的基金經理、對衝基金管理人、私募股權公司及房產經紀人紛紛垂涎欲滴的原因。
當任期為5年的本屆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召開第三次全會時,有關經濟未來的內部討論將到達緊要關頭。
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的分析師們認為,三中全會將拿出一個方向性的東西,而不是詳細的政策計劃。但是他們預料,新領導層將著手處理三個主要問題,即普通家庭收入占國民收入的份額偏低、國家在多數經濟部門中居支配地位以及資本利用效率過低。
新領導層很可能會謹慎行事。希望保持現狀的既得利益集團將強烈反對改革。此外,中國脆弱的金融部門也需要小心對待。商業銀行和影子銀行業的資產負債表上堆積了借給國有企業和房地產公司的貸款。這些貸款有許多是不良貸款,如果北京希望看一下急於求成或手忙腳亂的改革的後果,那麼今天的中國與6年前的美國存在足夠多的相似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