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12日電/據《澳洲日報》報道,澳大利亞悉尼附近的華人菜園有約300個,供應新南威爾士州90%以上的中國菜。但現年67歲的鐘榮直言,菜農青黃不接是現今華人菜園面臨的普遍問題。鐘榮希望有更多來自中國的青壯年補充到華人菜農的隊伍。
赴澳移民中技術移民占大多數
根據《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2年)》,2008年-2011年間,有63797名中國人獲得澳大利亞技術移民簽證,占同一時期獲得澳大利亞永久居留簽證的中國人總數的65.75%,其中2008年和2011年的比例分別達到了70.85%和69.18%。
也就是說,近5年來赴澳定居的中國人中,近70%是以技術移民身份前往,技術移民成為中國公民獲得澳大利亞永久居留權的最主要途徑。此外,同時期,來自中國的技術移民占澳大利亞簽發的技術移民簽證總數年均約14.2%,中國成為澳大利亞引進人才的主要來源國。
與此同時,能夠獲得澳大利亞技術移民簽證的中國人必須在49歲以下,同時滿足很高的英語、職業、工作經驗和教育程度要求,通常,這個人群在中國也被視為優秀人才。
“悉尼菜市場很多蔬菜品種都是廣東菜農引進的。中國菜近年越來越受歡迎,華人不用說,即使是洋人,我敢說,他們每周的晚餐最少會吃一頓中國菜。”——現年67歲的菜農鐘榮如是說
菜農成功法寶:肯吃苦敢創新
上世紀50年代末,11歲的鐘榮以學生的身份來到澳大利亞,邊讀書邊打工。鐘榮先在餐館、雜貨鋪打雜,後來又去白人的農場種菜。漸漸地,鐘榮發 現,種菜雖然工作時間長,日曬雨淋,付出的體力也大,但只要肯吃苦,就能取得起碼平均水平的收入,而且收入比較穩定。上世紀80年代開始,攢得小筆資本的 鐘榮開始租地種菜,其後漸漸開始購買菜地,成為農場主。
除了吃苦,創新也是華人菜農的成功法寶。鐘榮憶及,自己來到澳大利亞的初期,當地只有花椰菜、胡蘿蔔、洋葱等歐洲人常吃的蔬菜品種,根本沒有中 國的白菜、菜心等,而且本地人也不愛吃中國菜。今天,在悉尼市區的一個菜市場,記者看到,西洋菜、小白菜、芥菜、上海青、姜葱蒜……賣菜檔口的蔬菜品種琳 琅滿目,與廣州任何一個菜市無異,這些中國菜,全部來自悉尼郊區的華人菜園。“這些品種都是廣東菜農引進的。”鐘榮得意地說,“中國菜近年越來越受歡迎,華人不用說,即使是洋人,我敢說,他們每周的晚餐最少會吃一頓中國菜。”
異國種菜:已有一百多年歷史
說起鐘榮曾擔任會長的澳大利亞廣東要明同鄉會,悉尼的廣東人特別是肇慶高要、高明人,大概很多人都知道並打過交道。這個同鄉組織和要明人在悉尼種菜的時間一樣悠久,已經有100多年歷史。
對於華人種菜這段歷史,曾在澳大利亞政府擔任華人文化遺產保護專員的趙何膺十分清楚。趙何膺介紹,淘金是澳大利亞兩百多年歷史中很重要的篇章,十九世紀中葉,華人經歷千辛萬苦漂洋過海到澳大利亞淘金,一些人發達了,更多人未能如願以償。回鄉之路遙不可及,為謀生計,一些廣東籍華人則幹起了老本行,在當地開荒種菜,由此掀開了廣東菜農在澳大利亞種菜百年史的第一頁。
在新南威爾士州,到了19世紀末期,亞歷山大地區已經發展成為了悉尼的蔬菜種植園區,而當中一半以上的商品菜園就是由來自廣東高要、高明的菜農耕種的。要明人越來越多後,同鄉會便適時成立。
時代變遷:年輕人不願種菜
近10年來,鐘榮和其他菜農都深深感受到成本上漲帶來的經營壓力,土地、農藥、人工,所有的成本都在上漲,而記者在市場所見,一般中國菜的價格每斤介乎2澳元到3澳元之間,鐘榮說,這個價格和10年前差不太多。
但相比成本壓力,更讓鐘榮心焦的是“後繼無人”。鐘榮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在澳大利亞出生,兩個兒子目前經營著鐘榮創辦的蔬菜批發公司——沒有下過一天地,沒有種過菜,他們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菜農。
即便如此,在菜農後代中,鐘榮的兒子們所從事的職業,已是和菜園有著最大聯繫了——“後代們接受本地教育,融入本地社會,怎麼還會做種菜這種苦工。”鐘榮說,據他所知,同鄉菜農的子女有的做藥劑師,有的做汽車銷售,幾乎沒有一個種菜。另一名菜農伍先生20歲的兒子正在大學念計算機專業,未來接手菜園的幾率幾乎為零。
等到自己老得種不動了,菜園怎麼辦?“到時再作打算吧!”面對這個問題,鐘先生苦笑著“回避”。華人菜農這個職業會否像淘金工人一樣漸漸成為歷史?這或許只能留待時間來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