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難萬難相信群眾就不難,千靠萬靠還是群眾最可靠。劉少奇同志關於相信群眾的觀點,已被歷史和現實反覆證明:是人民群眾用小米哺育了延安革命根據地,用小車推出中國革命的勝利;沒有安徽小崗村群眾按手印的承包改革,就不會有今天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沒有“飛樂音響”職工支持的股權改革,就不會有今天潮起潮落的股票市場。
實踐是最好的課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今天,我們面對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更要把相信群眾作為智慧之源。就長沙而言,要全力推進“六個走在前列”,率先建成全面小康之市、兩型引領之市、秀美幸福之市,強力實施產業倍增、收入倍加、城鄉品質倍升,加快現代化進程,資源環境、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制約日益凸顯,改革創新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動力源泉在哪?在人民群眾。我們必須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從人民群眾中汲取營養,在實踐的大河中摸索“石頭”,在群眾的智慧中發現“金子”,最大程度地爭取最廣泛的民意認同、情感共鳴和工作支持。只有把全市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活力迸發出來,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長沙的發展才能真正做到更好更快。
學習劉少奇同志的群眾路線思想,要把依靠群眾作為力量之基
在抗戰時期,劉少奇同志曾經尖銳地指出:“不依靠群眾的自覺與自動,我們將一事無成,費力不討好。”“共產黨人在人民群眾的解放事業中,應該到處是,也只能是人民群眾的引導者和向導,而不應該是,也不可能是代替人民群眾包打天下的‘英雄好漢’。”
1942年4月,他在《群眾運動的報告》中,著重闡述了無產階級政黨和群眾的關係,指出:“群眾是共產黨的母親。黨是群眾的兒子。所以,我們的黨無論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要與勞動群眾結合起來,依靠自己的群眾,依靠自己的階級。無論哪個黨員,也無論在什麼地方,做什麼工作,都應當十分注意做群眾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