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5日電/“3兒童扶摔倒老太被指肇事”事件中善與非善的裁定、責任廓清,都須收歸到法律框架中。
四川達州“3兒童扶摔倒老太被指肇事”事件,隨著當地公安機關因敲詐勒索給予蔣婆婆和兒子行政拘留、罰款等處罰,似乎已經落定。然而,後續波瀾又起,據了解,蔣婆婆一家表示不服,將申請複議。蔣婆婆仍堅稱是被小孩撞倒,甚至賭咒:“如果說了假話,我全家死絕。”
通觀這一事件,可謂是道德訴求與法制途徑交叉演繹,小孩的家長從道德層面喊出冤屈;而今,蔣婆婆一家是道德牌與法制牌一並打出,既表示要申請複議,又加了一層厚厚的道德賭碼,不惜以“全家死絕”來換取信任與同情。
訴諸道德命題,確實能引發同情或譴責等。但該事件發展至今,顯然已不再是一個道德命題。在當地司法部門介入調解、公安機關作出處罰,及蔣婆婆一家將申請複議之後,此事已步入了法律軌道。
一方面,當地司法、公安機關介入調查、調解和處理;另一方面,此事涉及經濟索賠與敲詐勒索的紛爭,按照當地公安機關的裁定,構成了《治安管理處罰法》所規制的敲詐勒索。換句話說,從事件演變的外在形式和內在性質看,它已構成案件。因此,與其以悲情的道德賭碼做博弈,不如用事實和法律做武器。
這樣一起備受社會關注的“扶老人案”,廓清責任、還原真相,對匡扶社會正義具有積極的作用。這需要當地有關部門深入調查,而法律援助機構也不妨伸出援手,將所有問題收歸到法律框架中,給善與非善一個公正的裁定,給事件一個公平的交代。而一切試圖從道德層面獲得同情與支持的行為,不妨暫且擱淺,給法律讓路。
(來源:《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