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9日電/提到“家暴”,我們總能想到滿身傷痕柔弱悲泣的婦女,但昨晚9點,長沙市左家塘派出所接到了13歲男孩小朱的求助,“爸爸打我,我要報警。”
兒子報警稱遭家暴
晚上9點,左家塘派出所民警趕往事發小區——長沙樹木嶺一小區。
敲開小朱的家門,一名男孩蜷縮在沙發上抽泣,媽媽範女士眼睛紅腫聲音微弱:“這就是報警人,我崽,13歲,沒想到才讀初二維權意識就這麼強了。”小朱爸爸則坐在一旁悶聲不吭。
小朱向警察述說:“他們打我,扭我的手,把我的手翻過來,好疼的。”
範女士忍不住掉淚:“不是這樣的,我們想跟他做思想工作,可不管我們說什麼,他就是不吭聲,他爸爸來了脾氣,想把他從沙發上拖起來,不小心扭到他的手,他就報警說被家暴了。”
一旁的爸爸插話:“這小子經常在學校惹事,這一個星期就幹了兩三架。”
範女士哭得更凶了:“我老公只想借機教訓一下他,今天真沒怎麼使勁,沒想到他竟然報警了。”
民警稱報警合法
小朱爸爸做建材生意,媽媽是會計,兩人平日都沒太多時間管兒子,打罵經常發生在班主任“告狀”之後。小朱爸爸承認有時會打兒子,下手還比較重,“但他這麼調皮,我們真的不曉得怎麼做父母啊。”
“家暴報警早就納入了110受理範圍,你們如果毆打小朱,他報警是對的。要是情節嚴重,我們還會帶他去做傷情鑒定,他還可能起訴你們。”小朱顯然未曾料到報警的後果,他馬上站起來:“我只是想嚇嚇爸爸,我不想他被你們帶走。”
範女士就湯下飯:“那你說說,你今天在學校打架做錯了沒有?”小朱狠狠點頭,再次撇嘴沉默著窩進了沙發。
專家說法
長期受打罵,要麼太懦,要麼崇尚暴力
長沙青少年心理專家丹妮說,經常打罵孩子只會讓孩子走向兩個極端,一是由於膽怯、沒有安全感,走向極度的內向;二是孩子以父母為“榜樣”,以暴制暴。
面對調皮的孩子,父母先要起到表率作用,不要讓孩子在家學會了暴力,再去學校欺負他人;其次,只有構建了和諧的親子關係,父母的言傳身教才能讓孩子從心裡接受,而非口頭服從;此外,要給孩子訂立規矩,並堅持下去。
在丹妮看來,適當放低對孩子的要求,並及時鼓勵,絕對是樹立孩子信心、防止孩子破罐子破摔的秘笈。
(來源:《三湘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