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兼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中評社 林艷攝) |
中評社香港12月4日電(記者 林艷)“推動兩岸文化融合”研討會日前在江蘇宜興大覺寺舉行,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兼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在會議上發言說,兩岸文化交流同文同種的意義在於面對現代化的回應,和面對未來的合作,如此的兩岸文化交流才有生命力,才有動力和持續力,也才能在互補之中,展現本質之同,和未來的命運共通性。
楊開煌認為,兩岸社會最為相似的路徑是:都是以中華文化社會去面對西方現代化的衝擊時,從抗拒、服從、吸收、調適、轉化到創新的漫長演化的歷程,這是兩岸雙方各自保留的珍貴的經驗,這也是當今兩岸社會要脫離後殖民化社會的困境,必須交流的意義所在。以此角度來看,台灣在兩岸文化交流中,有三個自主創新的文化品牌:即服務導向的行政文化、效率導向的市場文化、奉獻導向的社區文化,是值得大陸重視的;而中國大陸方面,則是“北京共識”值得台灣嚴肅對待。
楊開煌指出,兩岸文化交流的同文同種的意義,不能只戀棧於歷史之同,否則其生命力就不斷被空洞化,其功能就不斷地萎縮,加上兩岸文化交流之初的假設有誤,故而近廿年的文化交流,除了彰顯了方便性和利益導向之外,其需要感,其內在動力也越來越弱,兩岸官方雖有心促進,然而推動的功利心態,明顯大於文化交流目的,造成越推動對方越有戒心,結果越推越慢,效果難彰。
同時,兩岸的文化交流在官方層次不應也不能只在文化的表現方法,表現工作上去思考如何交流,因為這是民間的事,兩岸官方在文化交流的協議上,重點應在建立交流的規範,及促進價值的交流方面加以思考,以便從治理的角度,促進兩岸文化交流與融合。
基此,楊開煌也草擬了“兩岸文化交流框架協議”:
兩岸文化交流框架協議〈草案〉
一、前言:
兩岸之主流文化係同根同源,同屬中華文化,自1895年以來,各自經歷不同的發展,以致兩岸文化也各自發展出不同的特色,為此反而增加兩岸文化交流之方便性,需要性和必要性。新世紀以來,“全球化”具有極為強大的同化趨勢,全世界各民族均努力以自己的方式與之互動。兩岸長期在西方現代化的影響之下,中華文化的發展,尤應認真、嚴肅、思考“在地全球化”的因應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