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12日電/日前,經中央批准,中組部印發《關於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新政雖只有短短8款條文,但透出的鮮明導向和堅定口吻,讓人印象深刻。有關專家表示,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夕,出台這樣的重大新政,意義不言而喻。
糾偏,“唯GDP”非改不可了
據人民網報道,政績考核標準從根本上說體現的是政績觀。有什麼樣的政績考核標準,往往就會有什麼樣的政績行為。“當前各地的考核制度普遍過分偏重經濟指標的考核,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片面、單一,沒有很好地解決政績評價唯GDP的問題。”中央黨校黨建部副主任戴焰軍指出,這種考核方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這些年來也越來越明顯。
“從近年來情況看,一些地方的領導幹部政績行為存在扭曲現象。”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表示,有的地方單純以GDP論英雄,不計投資和債務成本,不講資源和環境代價,不注重改善民生和公共服務,這樣的GDP不是老百姓所需要的GDP;有的盲目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嘴上說的是為了群眾,心裡想的實際上是自己的帽子;有的一上任就換藍圖,對前任的發展藍圖全部推倒重來,追求“功成必須在我”,把領導崗位作為追求功名的平台。“新政的出台,對於糾正這些不計成本、不計代價,盲目追求GDP、以GDP論英雄的做法無疑將起到重要作用。”他說。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幹部考核評價機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要改革政績考核機制,著力解決“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以及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不再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並要求中組部抓緊研究提出落實意見。
“這一新政既是落實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決定的重大舉措,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際舉措。”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房寧認為。
據悉,在文件稿起草過程中,中組部書面徵求了31個省區市和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保部、人社部、民政部、審計署、稅務總局、統計局等9個部門的意見。從總體上看,各地各部門都贊成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工作,認為文件稿政策性、導向性很強,有較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較好地回應了幹部群眾的期盼和關切。
改進,政績考核要“跟上趟”
通覽《通知》全文可以發現,新政著眼於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不簡單以GDP論英雄的指示,在改進地方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政績考核方面多方發力。
《通知》強調,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各類考核考察,要看全面工作水平,不能僅僅把GDP作為考核評價政績的主要指標,具有十分鮮明的現實針對性。王一鳴指出,多年來,各級地方定經濟增長目標時普遍存在“層層加碼”的做法,“已近歲末,地方都在制定明年的經濟增長目標,要以《通知》出台為契機,糾正盲目追求GDP的做法。”
在完善政績考核評價指標上,《通知》也提出了新要求,強調根據實際設置各有側重、各有特色的考核指標,把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社會和諧進步、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建設等作為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強化約束性指標考核。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規定,對限制開發區域等不再考核地區生產總值。有關要求基本是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和“十二五”規劃規定表述的。“這就從考核制度上,給在這些區域工作的幹部鬆了綁,讓他們真正對生態環境負起責任來。”王一鳴表示。
同時,《通知》還強調對政府債務狀況等情況的考核,防止急於求成,以盲目舉債搞“政績工程”。“這給盲目舉債的幹部上了‘緊箍咒’。”王一鳴說,不顧有無償債能力盲目舉債,根源在於不承擔責任,要強化教育和考核,從思想上糾正不正確的政績導向,把政府債務作為一個硬指標納入政績考核。
《通知》提出要加強對政績的綜合分析,強調全面歷史辯證地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政績。戴焰軍解釋,這反映出考核部門已經注意識別和制止“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防止和糾正以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換取經濟增長速度,防止和糾正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
“對違背科學發展的行為要實行責任追究,視情節輕重,給予組織處理或黨紀政紀處分,已經離任的也要追究責任。”王一鳴對這一新規十分欣慰,“近年來完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成效不甚明顯,最根本的是責權利不對應,責任追究不到位。這次《通知》強調實行責任追究,這樣才能根本解決問題。”他認為,拍腦袋決策造成重大損失的要追責,拍胸脯蠻幹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要追責,盲目舉債留下爛攤子的要追責,要處理、處分直至摘帽。離任要審計,終身要追責,不能讓有些人不顧條件、為了政績搞了一屁股債,最後拍拍屁股走人,甚至一路陞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