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嚴格糾正為評獎而評獎的傾向。為了得獎,耗費巨資,廣聘人才,排一台戲、搞一部電影,演一場兩場,就放進倉庫,根本談不上什麼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卻能獲得大獎。這種現象,群眾概括為 “以獲獎為目的,以評委為標準,以政府為市場,以虧損為結局 ”,不僅嚴重損害各類獎項的嚴肅性,嚴重損害評獎單位的形象,而且錯誤地引導一些人遠離群眾、遠離市場,甚至引發行業不正之風,引發文藝領域的腐敗行為。這種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選自《文化強國之路》一書《破除妨礙文化改革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弊端》、《文藝評獎要以群眾滿意不滿意、喜歡不喜歡為根本標準》等文)
有了市場香玉劇社可以捐飛機,沒有市場,劇團連飛機票都買不起
梅蘭芳就是在與群眾結合中成為大師的。過去,梅蘭芳和馬連良等大師就是靠拉起人馬唱對台戲,互相競爭,看誰能把觀眾拉過來。在與觀眾的互動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成為群眾認可的名角大師。常香玉的香玉劇社就是靠沒白天沒黑夜地演出,為抗美援朝志願軍捐獻了一架戰鬥機,而現在的許多劇團連飛機票都買不起。這就是走向市場與不走向市場的最大區別。
(選自《文化強國之路》一書《鼓勵發展民營文藝表演團體》一文)
“沒有市場體制,就產生不了梅蘭芳”
人才特別是藝術人才,不是行政任命的,而是在市場的闖蕩中由觀眾來任命的。可以設想,如果沒有市場體制,就產生不了梅蘭芳。正是市場催生了大師,梅蘭芳在美國大蕭條的 1930年,唱紅了大半個美國,開了中國京劇出國商業演出的先河。這樣的大師級人物,只有在市場闖蕩中對京劇不斷推陳出新,在觀眾中樹立了威望,才有可能產生。京劇在傳統計劃體制下很難產生梅蘭芳,很難在國外進行成功的商業演出。只有在與群眾和市場的結合中,才能使藝術不斷推陳出新,才能使人才在觀眾中樹立起形象和影響,才能讓觀眾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