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五一期間,數以萬計的“中國大媽”把金店圍得水洩不通,“視黃金為白菜”,不講價,進店開單付錢。 |
中評社香港12月12日電/香港《南華早報》12月11日載文《“中國大媽” 屢戰屢敗 折射民間理財困局》,摘要如下:
如果一個群體也可以成為2013年度新聞人物的話,“中國大媽”稱冠幾率相當高。從“完勝華爾街大鰐”到“抄底海外房產市場”再到“比特幣逆襲的主角”,“中國大媽”在與“國際規則”屢戰屢敗中名聲鵲起,多遭戲謔,也成為中國經濟的一面特殊鏡子。
新華社引述中央財經大學民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壯說:“‘中國大媽’實際上成了一個群體的代名詞,這個群體代表了當下中國理財意識覺醒、有著熱切投資需求卻不具備專業素養的部分消費者。”
12月初,國際金價再創5個月來新低,8個月前國內金市瘋狂一幕猶在眼前:連漲十餘年的金價下跌,“中國大媽”大量買入金飾,轉眼之間金價再度大跌,炒金者被套牢。今年以來,西班牙、希臘等國的房產在中國投資者間“躥火”,“太太看房團”四處考察。
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理財業務專業委員會編發的首份《中國銀行業理財業務發展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9月末,我國理財資金餘額達到99182億元,銀行理財已成為國內財富管理中一支最主要的力量。
今年上半年,媒體披露中國幾乎所有大銀行都在銷售要在6月底生效的短期理財產品。分析人士稱,銀行的所作所為是在迫使客戶把錢從監管較多的儲蓄業務投入監管較少的高收益理財產品業務,這種“危樓僭建”式的理財產品讓普通投資者承擔極高風險。不少工薪族不想在眼花繚亂的理財產品中煞費苦心,只是想收獲“正規”理財產品中那份“穩穩的幸福”。
今年3月,中國銀監會發文首次明確定義“非標準化債券資產”“拆池子”“堵通道”,對銀行理財產品進行全面、量化監管,5月9日,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對銀行理財提出“完善信息披露”等五大要求。在監管的重壓下,銀行理財產品的“野蠻生長”時代將成為歷史,其作用不僅在於規範市場和風險,更在於促進銀行理財產品投資結構的調整和品質的優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