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制度“升級”:見證中國改革進程
一個平靜的周末,北京,一家超市裡,一人穿著褲衩、汲著涼鞋正在購物。突然手機鈴響,一個國外記者來電問中方對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的反應。他不疾不徐開始作答:“中方堅決反對……”一番表態,義正詞嚴,讓身旁顧客不明就裡、指指點點,以為碰到了“神經病”。事實上,這是一位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工作人員在作嚴肅表態。
外交部新聞司參贊鄒建華在《外交部發言人揭秘》一書記錄了這一細節。
1983年3月,發言人制度剛剛實行,一周只舉行一次發布會,但不接受提問。9月份開始,每月第一周記者會有現場答問。1988年開始,記者可以在每次記者會上提問。1997年取消對提問次數和記者會時間的限制,記者可以和發言人“舌戰”到底。2000年,新聞司設立了發言人移動值班電話,方便記者24小時和發言人辦公室聯繫。
從例行記者會的頻率看,從建立之初的每周一次,到每周兩次,再到2011年9月每個工作日都舉行記者會。中國外交部成為繼美國國務院後,世界上第二個每個工作日都舉行記者會的政府部門,被外媒視作中國改革開放深化的一個重要標誌。
回顧這一歷程,清華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周慶安用三個“接軌”來評價:與改革開放發展進程接軌,與中國建立大國形象和大國自信的歷史進程接軌,與中國的信息公開、政治文明進程接軌。
外交部日益頻繁的記者會決定了外交部發言人成為高曝光率的熱門人物。但發言人不是明星,更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身後有個十多人的助手團隊,他們全天候跟蹤形勢、分析輿情,幫助設想問題,準備口徑。這個團隊後面還有全外交部甚至其他部委做後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