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與出席論壇貴賓合影。左二為徐立德、右二為孫運璃女兒孫璐西。(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12月13日電(記者 倪鴻祥)馬英九今天下午在孫運璿百歲誕辰紀念論壇緬懷前台灣“行政院長”孫運璿過去對台灣的貢獻與遠見,不但安然度過石油危機,積極從事基礎建設與發展創造台灣奇蹟,還率先引進半島體技術與企業,造就一個世代的產業發展。
12月15日是前“行政院長”孫運璿百歲誕辰,孫運璿學術基金會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今天下午在台北遠東飯店以“台灣經濟的未來與挑戰”為題,共同舉辦孫運璿百歲誕辰紀念論壇。
馬英九出席致詞,孫運璿的女兒孫璐西、基金會董事長徐立德、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蔡清彥、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啟源等百餘位財經學者、出版界人士參與論壇;其中高希均、中國經濟學家吳敬璉受邀發表演講。
馬英九致詞時,回顧孫運璿過去生平,指出孫一生為台灣盡心盡力,虛懷若谷,不但提拔科技人才,也重視社會科學人才,提供專款培植社科人才出國留學。孫典範長存,令人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覺。
他表示,舉世各界在孫運璿當時創造的台灣經驗給予高度的評價,從孫1967年擔任“交通部長”開始,就在台灣進行一系列的基礎建設,奠定政府遷台30、40年之後整個建設基礎。
他指出1969年孫運璿擔任“經濟部長”,1971年退出聯合國、1972年與日本斷交、1979年與美國斷交,還有第二次石油危機,當時全都干擾政府施政,但孫在當時仍穩穩掌舵,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完成十大建設,創造台灣奇蹟。
馬英九說,台灣產業經濟結構進口替代到出口擴張,集中在勞力密集的產業已經到發展的極限,必需求新求變,孫運璿與一批財經同僚、學者到台北市南陽街的豆漿店商議,決定引進美國半島體技術與企業,配合1980年代成立的新竹科學園區,成就全世界電子產業的重鎮,造就一個世代的產業發展,由此可見孫運璿非常有遠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