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軍政治部主任楊笑祥告訴記者,結合學習英模連隊光榮傳統,集團軍組織開展了“軍人血性哪裡來”“生死榮辱怎麼看、上了戰場怎麼辦”群眾性討論,引導官兵認識到,堅定的理想信念是血性之源,加深對“為誰當兵、怎樣當兵”等基本問題的理解。
9月27日,“臨汾旅”迎外現場。“尊幹愛兵標兵連”擔負儀仗隊歡迎任務。列兵何建軍操槍時由於用力過猛,右手大拇指指甲蓋被生生掀起,鮮血直流。但他咬緊牙關,持槍、端槍、行禮……鮮血滴在場地上,星星點點。
“你為什麼不申請換人?”事後,有外賓通過翻譯驚嘆地問何建軍。“身在英雄的連隊,就不能當孬兵。在展示國威軍威的關鍵時刻,我決不能掉鏈子!”何建軍言語鏗鏘。
其實,何建軍剛入伍時,因為怕苦怕累,訓練時經常稱病“躲貓貓”。班長帶他走進連隊榮譽室,講述一面面錦旗、一個個榮譽背後的故事,讓他深受觸動。“在這樣的環境中,我逐漸堅強起來,走上訓練場也不覺得苦了。”談起走進軍營一年的體會,何建軍十分慶幸自己能在英模連隊當兵,“不光是克服了怕苦怕累思想,更重要的是在這裡我明白了怎樣的人生才有價值、有意義。”
激發練兵打仗熱情——
血性永遠是勝利的刀鋒
在集團軍史册上,“黨支部建設模範紅三連”留下了“草地黨支部”的美名。紅軍長征時期,連隊支委、副連長李玉勝收攏全團失散的29名傷病員,成立臨時黨支部,帶領大家三過草地回到黨中央身邊。
今年夏天,紅三連的光榮傳統再次彰顯威力。部隊海上演習時,擔負偵察任務的8名官兵潛伏小島三天三夜,甘苦與共,堅韌頑強,傳回大量“敵情”,在演習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