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23日電/民建聯於本月初進行“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發現“消費者預期指數”比半年前同類調查輕微上升,由66.3升至70.3,“目前狀況指數”則由62.5升至64,但仍遠低於100點中性水平,顯示市民對經濟信心仍然不足。另外,表示在過去一年個人財政狀況“轉好”的比例由上次15.4%跌至12.5%,表示“轉差”的百分比雖由52.4%微跌至50.5%,但比率仍然超過一半。
據《文匯報》報道,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指出,數據顯示本港“低增長,高通脹”格局令市民感覺到個人財政較之前差,建議政府在來年度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中,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紓困措施,並改善社會福利和促進市民向上流動。
鑑於全球經濟前景未明朗,港人對消費前景仍然缺乏信心。民建聯自2004年10月開始,就本港市民對消費前景的信心定期進行調查。是次調查於本月初進行,以電話訪問了841名市民,以了解市民對本港消費信心的變化情況。在調查的三大指數中,“消費者預期指數”由上次半年前同類調查的66.3回升至70.3,“目前狀況指數”由上次62.5上升至64,“綜合消費者情緒指數”,亦由上次錄得的64.8回升至67.8。
經濟環境無改 缺清晰發展道路
葛珮帆表示,三大指數雖較上次調查有輕微上升,但仍遠低於100點中性水平,故總體來說仍屬負面,市民對經濟信心仍然不足。她認為,本港經濟環境在過去半年雖無重大轉變,但仍未有一條清晰的發展道路,在各種負面因素的影響下,造成了市民對經濟信心不足的現象。
調查又發現,表示在過去一年個人財政狀況“轉好”的比例由上次15.4%跌至12.5%,表示“轉差”的百分比雖由52.4%微跌至50.5%,但比率仍然超過一半,至於表示“一樣”的則由32.1%升至37%。葛珮帆認為,由於本港“低增長,高通脹”格局不變下,生活指數上升,市民薪酬卻未有顯著提高,因此市民會感覺到其個人財政狀況較之前為差。另外,市民對香港未來經濟前景的看法略見好轉,認為會“轉差”的受訪者由上次54%減至約50%,認為會“轉好”的被訪者則由10.1%增加至14.4%。
倡設生活補助 增房屋供應
對於港人對前景信心仍然不足,葛珮帆認為政府必須在來年度的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中,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適當的紓解民困措施,並改善社會福利和促進市民向上流動。她建議當局設立低收入家庭生活補助計劃,並在每年平均興建5,000個新居屋單位的基礎上,積極覓地增加居屋的供應,同時加快舊區重建步伐,協助市民置業。
(香港《文匯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