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之後,中國國企將不再是人們認為的“幸運兒”。 |
中評社香港12月26日電/美國Seeking Alpha網12月24日載文《中國國企:中國最大公司即將發生重大改變》,摘要如下:
人們通常認為,中國國企是幸運兒。它們資金成本低,面臨的競爭壓力比私營競爭對手小。國有大型銀行總是願意貸款給它們,就算出了問題,中國政府也會施以援手。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國企的生存環境較10年前,甚至3年前都十分不同。它們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要實現兩個矛盾的目標:年收入繼續以15%至25%的速度增長,同時不讓銀行貸款出現明顯增長。結果就是,國企將愈發依賴私人資本和證券市場為未來增長提供資金。
這一信息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國領導層發布的政策文件中清晰無比。國企被告知必須更適應市場,減少對政府保護的依賴。這一宣言在國有經濟中投下重磅炸彈。國企裡沒人完全明白該如何完成上面的任務。但可以肯定的是,國企的運營環境將發生重大改變。
中國領導人正進行一項艱巨,甚至有點矛盾的任務:改造國有經濟,使其更有效率,但同時仍讓它嵌在中國經濟的基礎裡。中國領導人看待和管理國企的方法發生很大變化,但一個原則未經觸動:國企私有化不在菜單上,至少大規模私有化不行。
許多國企的資產收益率過去10年一直在下降,部分原因在於作為國企所有者的國資委的三個首要要求是:不賠錢、國有資產不流失、保持收入增長。就我所知,國企經理不會因為利潤翻番或現金流改善而拿到獎勵,業績工資基本是一個禁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