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社會生活中值得注意的傾向性問題,毛澤東同志總是主張要覺察早、應對快。他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說,“以後要注意辨別風向”。他引宋玉《風賦》中所說的:“夫風,起於青蘋之末,侵淫溪穀,盛怒於土囊之口。”並且說:“大風好辨別,小風就難辨別,領導幹部要特別注意這種小風。”他高明的地方在於當某種不好的風向還只處於“青蘋之末”的時候,就能夠意識到它經過慢慢的逐步的“侵淫”,有可能形成“盛怒於土囊之口”的風暴。這也就是古人常說的“防微杜漸”的意思。而不少人不僅對處於“青蘋之末”的這種風向毫無識別能力,甚至當它已逐步“侵淫”而走向“盛怒於土囊之口”時仍麻木不仁、視若無睹,結果,拖延得越久,問題就越大,甚至發展到積重難返而很難解決。當然,如果脫離實際情況,對還處於“青蘋之末”的微風就用對付“盛怒於土囊之口”者的霹靂手段去對待,那也會造成嚴重的錯誤。以往出現過的這種教訓,同樣值得深思和記取。
總之,全局性眼光和預見性十分重要。只有具備這兩個條件,才會有宏偉的膽識和魄力,才可以引導人們在行進中始終有明確的方向感和充分的自信心。這是毛澤東同志工作方法的突出特點。所以,總給人以高屋建瓴、大氣磅礴的感覺。
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社會生活千頭萬緒、錯綜複雜。人們往往被一些日常現象牽著鼻子走,被動應付,辛苦忙碌而收效甚微,工作局面難有大的突破。問題出在哪裡?很重要的一條,在於看不清問題中什麼是主要的、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什麼是次要的、處於服從地位的因素;什麼是一時起作用的因素,什麼是長遠起作用的因素,從而不能及時抓住並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毛澤東同志把這個問題也始終放在領導工作的突出地位。他指出:“研究任何過程,如果是存在著兩個以上矛盾的複雜過程的話,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他批評道:“萬千的學問家和實行家,不懂得這種方法,結果如墮煙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決矛盾的方法。”這真是一針見血之論。
拿解放戰爭中的遼沈戰役來說,當時面對的主要問題是:怎樣在國民黨軍統帥部舉棋不定的情況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然行動,切斷東北同關內的聯繫,將國民黨軍的重要精銳封閉在東北加以殲滅。這比其他任何問題都更重要。毛澤東同志便下了大決心,要求東北野戰軍主力不惜冒巨大風險,遠途奔襲錦州,“而置長春、沈陽兩敵於不顧”,“確立打你們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的決心,即在衛立煌全軍來援的時候敢於同他作戰”!沒有這樣的宏圖大略,要奪取遼沈戰役的全勝是不可能的。果然,錦州一解放,東北同關內的聯繫一切斷,長春和沈陽兩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