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風雲變幻也讓人們隱約捕捉到了一些新的“動向”。美國經濟雖然有了起色,但消除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重創尚需時日,美國孤立主義傾向似乎有所加劇。
歐盟前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索拉納最近明確指出,“歐盟對全球安全的貢獻不應只限於保持其成員國之間的和平。歐洲還遠沒有到可以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的程度——特別是在美國抽身兩場戰爭、面臨孤立主義思潮時。”
美國仍是當今世界實力最強大的國家,無意於真的從國際事務中抽身,讓全球治理體系層面出現“停擺”。道理很簡單,這不符合美國利益。有分析認為,下一步美國在對外事務中,會更多地採取“離岸操控”的方式,讓盟國按照華盛頓的節拍更多地發揮作用。
是延續舊有的地緣政治思維,還是用更宏大的視野探索實現和平穩定的新路徑?這樣一個艱難的選擇並不僅關乎敘利亞的未來。國際秩序的演進仍處在一個敏感的磨合期。
2013年,有兩種趨勢值得關注。一是各國通過政治經濟政策的調整,在尋求自身的發展和穩定之道的同時,力求使區域與世界經貿合作框架下的相關規則更能符合本國利益。二是一些中小國家尋求建立更為平衡的地區政治安全框架,以便能夠在一個看上去前途並不清晰的世界中維持穩定發展。在這兩種趨勢中,有一種傾向值得警惕,即借用舊的力量組合來維持所謂的平衡或舊有的主導地位,這可能會引發更為嚴重的失衡。
如何讓國際關係體系更加自如地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和世界多極化趨勢,這是2013年留下的思考,也是2014年以及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各國將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
(消息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