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2月30日電/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在今天該報撰文指出,即將在年底舉行的民進黨台中市長初選,基本上只要不出大意外,民調一路領先對手蔡其昌的林佳龍,將是十拿九穩。面對自己的高民調,林佳龍解釋為“泛藍選民不討厭我”,或許,從某種角度來看,目前民調數字的領先,確實是印證了林佳龍耕耘大台中多年有成的事實;但是,隨著選戰開打後,當民眾愈來愈認識林佳龍這個人,情況還會像現在一樣嗎?
為何會這樣說?先從最簡單的現象來看。民眾或許可以思考一下,民進黨是一個將《台獨黨綱》視為神主牌的政黨,而林佳龍,則是一位從學生時代就充滿濃濃台獨色彩的人物,加上他背後的奇美實業奧援,照理說,這樣的政治人物在這樣的政黨裡頭,就算不是最受歡迎的人物,也至少不會讓人太反感。問題是,林佳龍卻是少數民進黨內公認“沒人緣”的一號人物。
或許,完全不認識林佳龍的人會很無法理解,但這其實是其來有自。
就先以追求台獨的價值觀來說。林佳龍,他是台灣解嚴前的第一代學生運動健將,就讀於台大時,就是校園地下刊物“自由之愛”的主要幹部。在留學美國耶魯大學期間,多次返台為台灣人民制憲會議進行籌備工作;爾後該會議所通過的《台灣共和國憲草》,背後就是由他擔任主要智囊。
而林佳龍最廣為黨內人士“津津樂道”的一役,就是二○○七年游錫堃擔任民進黨主席時,所強行通過的《正常國家決議文》,就是由林佳龍與游錫堃首席智囊葉國興共同攜手譜出的產物。
撇開《正常國家決議文》在黨內闖關時的政治權鬥不說,這套論述暴露出起草者台獨思想的倒退,在當時,甚至連部分獨派人士都無法認同。
因為,一九九九年民進黨所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其實已是認為台灣在歷經民主化程序後,早已成為“主權獨立國家”;縱使裡頭的文字,仍強調任何改變現狀的作為,須經由公民投票方式決定,但這都無法掩飾《台灣前途決議文》認為台灣現狀已是“獨立國家”的精神。
結果,在民進黨執政將近八年的時刻,林佳龍卻像是拒絕承認扁已經當“總統”的事實,回頭否定民主化的過程,從根源顛覆眼前的穩定現狀,認為“台灣還沒獨立”,所以必須透過公民投票來完成“獨立”的程序。
這種論述邏輯的荒謬,以及和現實環境的脫節,不僅在民進黨內既不叫好也不叫座,公投台獨所引發“改變現狀”的憂慮,也開始在社會擴散開來,使得這項決議文,成了二○○八年民進黨“總統”大選垮台的重要推手。
擁有豐富知識涵養量的林佳龍,以個人對追求急獨的堅持,寫出這套讓民進黨“雪上加霜”的決議文後,面對敗選,理應難辭其咎,結果事後當政黨輪替後,他卻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般,默默進駐台中,繼續編織起個人的市長夢。
這種無視他人觀感的偏執作為,既然是源自於本身的價值觀,若衍生到待人處世上的話,也就讓林佳龍充滿了“自視甚高”的孤傲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