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1日電/英國《金融時報》2013年12月31日載文《中國的創造力正在提升》,摘要如下:
北京和上海就好像十九世紀九十年代的紐約和芝加哥:容易興奮,喧鬧,還有一點點瘋狂。財富被創造出來又迅速失去。地方政府官員深入參與地產以及商業活動。獲得成功的家族以及企業成為了新的貴族階層。
歐洲人曾經在觀察新興的美國時,認為它有那麼一點粗俗。他們不喜歡美國將藝術和商業混在一起的做法。我懷疑很多人對中國有同樣的感覺。他們覺得中國創意這個詞是一種矛盾說法。他們認為中國缺乏西方大膽嘗試的勇氣和冒險精神。他們輕蔑地把中國看作一個抄襲大國。
但在街道上走走,或者查看一下產出數據,你會發現中國的創造力正在提升。中國曾一度依賴低成本的製造業,現在則因藝術、設計、數字媒體以及時尚產業而引起世人關注。
我估計,去年在上海新開業的時尚商店數量是紐約的十倍以上。江蘇省無錫市的女裝品牌店BK Design可以在布魯克林站穩腳跟。去年在倫敦開業的造價最貴的時尚商店屬於中國品牌波司登(Bosideng),波司登倫敦店的總造價高達3000萬英鎊。
在香港上市的中國互聯網三巨頭之一騰訊(Tencent)非常善於迎合中國6億網民的需求——中國的網民人數是美國總人口的兩倍。馬雲(Jack Ma)創立的網絡零售平台阿裡巴巴(Alibaba)的銷售額超過了亞馬遜(Amazon)和eBay的總和。馬雲計劃讓阿裡巴巴在紐約上市,該公司的估值很可能將超過Facebook,部分原因在於阿裡巴巴提供的移動服務範圍更廣。
關於中國創意產業一個令人吃驚的現象是,私營企業發展的積極性是如此之高。上文提到的時尚商店都屬私人所有。中國絕大多數創意初創企業獲得的政府支持比西方的同行們少。
有關中國是一個抄襲大國的抱怨並不完全符合事實。事實上中國人是令人驚嘆的模仿者。他們模仿的動因和技巧與英國人、德國人、法國人以及美國人在實現工業化時一樣。模仿通常是最好的學習方式。二十世紀,歐洲和美國開始產出最偉大的藝術、文學和設計作品,而中國在本世紀內很可能也會有同樣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