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稱,安倍最近參拜靖國神社之舉提醒中國、韓國和其他戰爭受害國,日本並沒有對戰時歷史悔悟。儘管有安倍的外交攻勢以及日本的軍事實力,日本不大可能贏得最大程度的國際尊重和友好,除非它能夠拿出德國的勇氣和信念,真誠、明確、勇敢地承認自己的歷史。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月1日則撰文指出,人們常常譴責日本從未就其戰爭行為進行道歉,但這顯然是失實的。多年以來,諸多日本首相都曾對殖民統治和戰爭侵略行為表示懺悔,但人們質疑的是這些道歉的誠意。日本被指責在教科書中掩蓋歷史,大多數——雖然不是全部——教科書中提到了日本的戰爭暴行,但並未對此展開詳述。包括安倍在內的一些日本政客曾就正式道歉的基礎進行公開辯論,包括在日本“侵略”這一事實上糾纏不休。
日本在此問題上正在面臨更高標準的考量。這可能是由於其戰爭行為從本質上講比任何其他國家要更惡劣,或是由於其鄰國仍然覺得沒有得到應有的撫慰。
日本可能為說服中國和韓國相信其真誠度而作出任何努力嗎?文章認為,在戰爭過去多年之後,鑒於現在很多日本人把中國看成競爭對手而非受害國,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讓日本全國上下都對大多數國民還沒有出生時發生的事情作出重新評價似乎不太可行。但日本可以做的是放棄參拜靖國神社,改為舉行世俗化的紀念儀式,這樣戰死者可以通過恰當的方式得到悼念,同時也不會引起過多爭議。
(消息來源:《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