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9日電/“招聘方並不會因為研究生學歷而高看任何人。找工作時,學歷只是個錦上添花的東西,並不能雪中送炭,研究生也不是那麼好找工作。”吉林大學研究生許楠期待著春節前能夠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
新華社報道,從2013年9月開始,儘管向很多單位投了簡歷,也參加了不少面試。然而,時至今日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單位,招聘現場的混亂和擁擠讓她在校期間的“優越感”蕩然無存。
中國1978年恢復研究生教育,到如今已經35年。統計數據顯示,最近幾年,中國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持續增多,已從2008年的120萬人增加到今年的176萬人,考研學生數量呈穩步上升態勢,每年增加10萬—15萬人。
然而,教育部發佈的最新數據稱,201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人數為172萬,比2013年減少4萬人,這是自2008年以來首次下降。而在人數下降的背後,是不時傳出的“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的尷尬,動搖著傳統的“學歷高工作好”的觀念。
和許楠一樣,一些研究生稱自己被淹沒在求職人海中,並不比本科生佔優勢,他們之前認為自己是研究生學歷,產生了特別高的心理預期,看不上一些普通單位和職位,到後來才發現這樣是不可行的,錯過了很多機會。
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中心進行的“中國研究生教育與學科專業評價”課題顯示,目前中國有30多所高校每年研究生的招生計劃和在校生規模都在不斷擴大,部分已超過本科生。但2009年至2011年,研究生的就業率連續3年都低於本科生。
隨著研究生不斷擴招,一方面,其學歷“含金量”已有所下降,導致就業形勢也不樂觀。作為就業市場選擇的結果,女研究生求職困難、文史哲等基礎專業研究生就業困難等越來越明顯;甚至研究生的第一學歷背景依舊成為不少單位遴選人才的一道門檻。
另一方面,中國研究生就業面臨的困難,除了經濟和社會等因素,還有許多與研究生人才培養機制有關。近些年,中國應用型專業碩士不斷擴大招生規模。雖然2014年研究生考試報名總人數有所下降,但是專業學位碩士報名人數68萬人,比2013年增加9萬人。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研究生培養體系對於就業市場信號的反應明顯滯後。東北師範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金昕認為,應用型專業碩士培養無論從數量還是專業範圍都逐漸擴大,但由於長期以學位型碩士教育為主,這一改革尚未完全適應市場需求,雖然專業碩士學位報考人數在增長,但也需要考慮培養機制改革問題。
一些研究生反映,長期以來,研究生教育定位於高層次專業人才培養,從學校到課題組,從導師到研究生本人對求職能力的提升不夠重視。
專家認為,破解研究生“就業難”問題,需要從擴大就業需求、高等教育培養體系改革、研究生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等多方面努力。同時,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對就業歧視和亂設條件的問題進行嚴肅查處,暢通舉報渠道。
長期從事大學生就業指導和生涯發展教育研究的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團委書記張更輝認為,國家針對研究生就業的宏觀調控政策要面向社會發展需求的新增長點,同時要加強對部分需求不足專業研究生的培養體系控制。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黨委副書記鄭龍表示,要破解研究生就業難題,研究生培養機構必須面向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結合關注就業市場變化,對各專業的培養規模、就業率、就業品質等進行分析研究,做出科學判斷,及時進行調整。
此外,積極開展研究生職業規劃教育也是重要手段,張更輝認為,在指導研究生完成專業研究的同時,導師要了解學生的職業興趣,引導學生關注職業發展,幫助學生認知專業應用背景並拓寬職業能力範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