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中國處於轉型期,對於如何發展只能是慢慢摸索,小小理髮店同樣如此,個人承包使得三八理髮店再次在逆境中生存下來。
“1989年領導來找我談話,說是經營不下去了,但大家很珍惜這個牌子,一致推選我承包繼續經營。”夏培英說。而她只用了2個月,就使暮氣沉沉的國營店實現了盈利。“那個時候到處求著朋友和親戚來幫忙,燒鍋爐的、打雜的都是親戚,吃住都在店里,晚上就是把兩條長板凳一拼就睡了。”
但最讓夏培英發愁的並不是工作有多辛苦。1995年,中國國有企業改革改制的腳步逼近,領導也給她下了最後通牒:要麼個體經營,要麼關張大吉。
改革必須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刮骨療毒的勇氣。面對每月3000多元的房租和10餘位師傅的飯碗,月收入只有80元的夏培英賭上了全部身家。“市場競爭躲不開,我就不相信傳統手藝在市場中沒有立足之地!”
70年的堅持讓傳統手藝在今天又有了生機。三八理髮店目前已經有10餘位理髮師,其中不乏一批學成出師的年輕人,而傳統手藝吸引的數百名回頭客讓小店每天熱熱鬧鬧,夏培英的月收入也從80元變到了上萬元。
“手藝人就是要老老實實地做好手藝活,改革的洪流就是逼著你腳踏實地去走每一步。”夏培英說。
(消息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