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日稀土之爭 平靜背後有玄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01 08:37:41


中國早已停止以往對日售賣稀土模式。
  中評社香港2月1日電/日本經濟網1月28日載文《中日稀土之爭平靜背後的玄機》,摘要如下:
 
  中國2010年突然停止對日本出口的稀土,在日本已經成為中國風險的代表符號。而中國在東海上空劃設防空識別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的去年底,卻並未出現稀土的話題。稀土危機已經成為過去了嗎?
 
  由於添加極少量便可改變大幅改變東西的性質,所以稀土被稱作“產業維生素”。被廣泛應用於混合動力車、節能家電、發光二極管(LED)和智能手機等產品。
 
遭受禁運重創
 
  2010年9月,在東海發生中國漁船與日本海上保安廳巡視船相撞事件為契機,中國使出了停止對日本稀土出口稀土的外交牌。對中國稀土的依存度高達近90%的日本突然陷入稀土短缺,產業界一片混亂。直到2011年夏季之前一直處於供給短缺的狀態,稀土價格一度飈升至20倍。
 
  稀土價格高漲還激起了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在全球的稀土礦山開發熱潮。日本企業為了加緊實現採購渠道的多樣化,商社“雙日”從2013年秋季開始從澳大利亞進口稀土。豐田通商則預定本年度內在印度啟動稀土生產。
 
  加速減少稀土使用量的技術開發、從國內廢棄設備的“都市礦山”中提取稀土的回收利用也出現擴大。2012年日本的稀土進口量與上一年相比幾乎減少了一半,價格也下滑至峰值時的5分之1。由於日本企業確保了稀土儲備,在中日關係冷卻的去年底也避免了混亂局面的發生。
 
  如今業界普遍認為“禁運的最大受害者是中國自己”。突然停止供應不僅失去了國際社會的信任,另外受出口量減少影響,中國有100多家稀土企業被迫大幅減產和停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