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7日電/今年春節,“微信紅包”著實引領了一把過年新時尚。互聯網金融給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工作生活帶來諸多利好,其帶來的挑戰也值得相關方面高度重視和認真對待
此間的經濟日報刊文指出,今年春節,“微信紅包”最搶眼。據相關統計,從農歷除夕到正月初一,參與搶“微信紅包”的用戶超過500萬,平均每分鐘有9000多個紅包被領取,每個紅包幾元錢甚至幾分錢不等,著實引領了一把過年新時尚,也催生出千百萬計的移動支付新客戶。
根據“微信紅包”的設計要求,無論發紅包還是搶到紅包,都必須和自己的銀行卡綁定,開通微信支付才能順利提現。這時就有不法分子盯上了這個環節,在微信中炮製假冒的紅包鏈接,讓人們在節日搶“微信紅包”時不得不提前做好防毒防騙防木馬等安全措施。
“微信紅包”無疑是互聯網金融產品創新的一個突出代表。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金融新產品如雨後春笋般迅猛生長,P2P信貸、網絡小額貸款、第三方支付,金融機構線上平台等,已快速成為具有較大規模和影響力的業態。互聯網金融給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工作生活帶來諸多利好。比如,該融資模式使資金供需雙方能夠直接交易,簡化其他金融服務模式必需的中間環節,大幅減少交易成本;作為新型金融服務模式,讓中小企業融資、民間借貸、個人投資渠道等問題變得容易解決;可以同時進行雙方或多方的各種金融產品交易,供需方均有公平的機會,效率非常高;正在成為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有效方式,並讓普通老百姓通過互聯網就可以進行各種金融交易,便捷交易帶來的巨大效益更有社會普惠意義……
然而,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挑戰同樣值得重視和認真對待。
首先對商業銀行來說,已經實實在在分流了其資金流和客戶流,對原有的經營模式、盈利模式和生存模式等帶來重大衝擊。這就需要商業銀行積極主動創新,比如,將傳統業務與互聯網進行融合,為客戶提供便利的服務;與電子商務平台進行合作,共同發展;建立自己的互聯網金融平台,提高金融服務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