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10日電/教育局農曆新年前於網站刊登題為《語文學習支援》的文章,提到“雖然《基本法》規定中英雙語為本港法定語言,但接近97%本地人口,都以廣東話(一種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作為家居及日常交際的常用語言,而英語則多作商業用途。至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語言,普通話的使用日見普遍,反映內地與香港經濟及文化的緊密聯繫”。其中廣東話“不是法定語言”而隻是“方言”的表述,惹來“本土派”非議,認為此舉矮化廣東話,甚至是滅絕廣東話的前奏。
病態本土主義防不勝防
去年十月才成立的“港語學”《面書》群組,迫不及待發起名為“一人一信要求教育局解釋點解廣東話不係法定語言!”的行動,得到部分網民支持。行動的公開信質疑教育局“一、誤以為廣東話係‘中國方言’。在語言學上大家視粵語為語言(語言分類代號 ISO 639-3 yue),廣東話係粵語標準語。‘定性’為‘方言’有矮化粵語之嫌;二、認為廣東話並非法定語言,同大眾認知以及實際情況有出入。香港的法定語言包括中文及英文,其中‘中文’一詞乃係統稱,並未特指口語應該用邊一種語言。然而‘中文’在香港境內,一向特指‘廣東話’,而非‘漢語普通話’或其他語言。政府發言、法官宣讀判詞等場合,用的都係廣東話。政府不論內外,口語交流皆以廣東話進行。點解廣東話不係香港的法定語言?”
以吳克儉為首的眾多教育局官員,可能感到不勝其煩,在大年初三的星期日即發出新聞稿,表示“廣東話是一種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的表述“含糊不精準”,並對引起誤會“深表歉意”。
這次的“方言事件”,事實上是不久前施政報告“年輕年青事件”的變奏。無論是用字也好、語言也好,這些爭議的核心都是抗拒中國,但它們通過文化的形式表現出來。政治鬥爭蔓延至文化戰線不是昨天才開始,但其“泛文化化”的趨勢越演越烈。政治的“泛文化化”,意味著草木皆兵,小型的集體行動也因此越來越頻繁。無論是無線劇集也好,粵語流行曲也好,任何的素材在病態本土主義手中都隨時可以變成政治議題,防不勝防。
亦正因為如此,這些看似無謂無聊的議題,我們也必須針鋒相對、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無原則地隨便作讓步。既然吃俸祿的吳克儉局長不願意堅守愛國愛港的文化戰線,那我們這些不在其位的評論員隻有越俎代庖,捍衛正確。
|